警惕性最高的魚!  
       黑毛是一種警惕性很高的魚,只要稍微對釣組產生懷疑,就立刻四散而去了。「剛剛還吃得那麽得勁,怎麽轉眼就……」「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黑毛自身警惕性太高的緣故」。柳生先生如是說。那麽,如何打破這種僵局呢?

  「要消除黑毛的警戒心,只有想方設法使釣組的動態更自然些。可以用鉛珠來調整釣組的下沈速度,但是調整起來比想象的要難得多,所以要用更細些的子線才行。」柳生先生說。不過,一味地使用細線,不是會增加斷線跑魚的危險嗎?我心裏嘀咕。

  「過來看一看吧。」

  柳生先生早已經拉開架勢開始釣魚了。子線先是從1.2號開始,這樣的粗細對於廣島附近的黑毛來說是足夠的了,他準備一旦發生不吃食的場合再換成更細的線。

  須臾之間,一尾小黑毛中招。「今天雜魚不太多,蠻幸運的。雖然鯔魚還不少……」柳先生說道。想釣的是30公分左右的黑毛,但是上層基本被鯔魚占據了。在鯔魚的下面才是黑毛和其他雜魚。他預測大黑毛們還在小黑毛的下層,也許在海流的下面。

  他加快了釣組的下沈速度,很快就釣上一尾30公分的黑毛來,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找到釣點咯!不過我們遲早會被黑毛註意到的。」正應了柳生先生的話,還沒釣上幾條,黑毛就不再上鉤了。柳生先生趕緊換上1號子線。在我們看來,這麽細的釣線應該是細到不能再細了。

  「來了!」說時遲那時快,一條30公分的黑毛應聲出水,那麻利、那速度讓人完全忘記了他是在使用1號的子線!柳生先生在我們不可思議的註視下,一條接一條地從水裏接連抄出了5條黑毛。

  不過接下來水下又歸於沈寂,這時潮水流動緩慢對釣組的隱蔽不利,黑毛們顯然發覺不對勁了。柳生先生不失時機地換上0.8號做子線,按我們普通人來說,0.8號線是對付黑君魚之類用的,而柳生先生竟然說還可以更細、更細……

  那麽究竟到哪裏才算到頭呢?對於我們的疑問,柳生先生用一個小實驗來說明。他專門選擇了一根更細的線進行挑戰,釣線是碳素材料的,但是對於黑毛來說實在是太細了點。

  我心想,「用這麽細的釣線,釣3尾就得斷一根吧?」但是柳生先生依然按照原先的節奏,不慌不忙地接連釣上了好幾條黑毛!事到如今,只好承認柳生先生的釣技的確不同凡響、不是常人所能輕易模仿的了。

  但是接下來柳生先生卻說:「我也是憑好奇,想知道細線到底能承受多大的拉力,才知道這樣細的線也是能夠釣上黑毛的。」

  他又說道:「現在的子線和以往的子線相比,雖然細了,但強度卻增強了。開始我以為0.4號的子線會承受不了,但是後來用慣了之後,不僅不斷,反而感覺更順手了。」仿佛在為他的話作註解似的,當天首次用0.6號子線釣魚的土屋先生也釣上了一條30公分級的黑毛。

  按柳生的話說,即使是用0.4號那樣的細線,只要你充滿自信地去挑戰的話,也不會輕易就斷的。「最危險的是在釣魚時頭腦中出現『可能要斷了』的想法,手上自然而然地松了勁,而黑毛就會乘機猛地向鉛墜等撞擊!」

  柳生先生還介紹說,與子線同樣非常重要的還有「釣鉤的形狀」。如果沒有使用合適的釣鉤,魚吃食的狀態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實際上,柳生先生自己就同時備有兩種不同的釣鉤。

  最初使用的是粉紅的「順黑毛」沙沙麥釣鉤。這種釣鉤軸粗,鉤身有分量,比其他釣鉤的下沈速度快。用這樣的釣鉤可以快速通過水面上層,避免受到雜魚們的騷擾。此外粗軸釣鉤也有利於對付大個頭的魚。

  最初階段用這種釣鉤,而到了黑毛不積極搶食的時候,就換成了「澀黑毛」沙沙麥釣鉤了。這種釣鉤的軸比較短,所以即使黑毛咬住了釣餌,也很難感到強烈的不適。「我想,僅僅只是換上另一只釣鉤,就可以獲得更好的釣果。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準備幾種類型的釣鉤才行。」柳生先生說。

  「澀黑毛」沙沙麥釣鉤在當天的釣魚中表現得十分搶眼。換鉤之後,盡管子線一換再換,但是上魚的勢頭卻絲毫未減。我感到,無論對於子線還是釣鉤而言,都需要了解它的性能才能發揮出它們最大的潛力,使你能不斷地拓寬釣魚的思路。

  我們於當日下午1時許收竿,3個人共釣上33~25公分的黑毛40尾(更小的都放回海裏了)。我們感到海裏的黑毛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對希望多上魚的讀者,不妨試用一下用細線釣魚。我保證你會得到一份意外的收獲的!

  黑毛的狡猾人人皆知,是屬於魚類中的「高智商」。如果想多釣上幾條黑毛,是得有幾手絕招才行。釣魚高手們都各有各的絕招。此次我們來看看黑毛釣魚名人柳生和夫是如何做的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