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速度與遛魚時間 釣魚關鍵字 但凡是喜歡野釣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用過酒泡小米或碎米做誘餌的,如何把握、處理好酒的濃度、濃度與魚上窩的速度、以及誘餌濃度與留魚時間長短的關系,是每個釣手經常要遇到的問題,只是有的留意到了,而有的沒有註意到從而浪費了黃金上魚時間。我在這方面是有過教訓的,在此匯報給各位,願能引起你的註意。
記得那是在八年多以前的夏天,我們一行三人找到了一個有六、七裏長,三十多米寬兩米多深的排灌溝,聽草裏魚的咋嘴聲,判斷水裏的鯽魚較多且不小,看到這樣的釣場我們抓緊打窩子支家夥。誘餌是藥酒泡碎米,由於頭天晚上在倒酒的時候沒註意,一下倒的太多了,以至於用的時候米上還水糊糊的呢。為了多聚魚,每個窩子裏用的量也有意識的加大,打完後滿以為魚肯定很快上窩,可是,等了有半個小時窩子裏既無魚冒泡也無魚吃鉤,再看別人卻不斷上魚,這讓我大感意外,望望窩子外約一米遠,卻不斷有魚星冒出,“怪了!怎麼不進窩呢?!”我又檢查其他窩子也是一樣。“是誘餌不香?”於是我抓了一把聞了聞,一股刺鼻的香味讓我都感覺難受,“是酒氣太重魚不進窩?”為了弄個明白,我試著在手心裏放了一小撮誘餌打在了同遠處,約過了不到十分鐘,窩子裏果然出現了魚星且越來越多,有門!我立即移竿入窩,馬上就有魚吃鉤,一口氣釣了好象是二十多條吧,窩子裏魚星才逐步開始減少,我又及時等量的補了窩子,可以看到魚星又開始多起來。
僅管這邊吃口很好,我還是沒有忘記開始打的窩子,畢竟打了那麽多的米下去嘛。已過去一個多小時了,才開始看到有零星的魚星出現,當我把補的窩子釣完後,再看前邊的窩子裏已是滿窩的魚星,忙的我每個窩子裏釣幾條就想換窩子,且魚星不斷……
緊張的一天很快過去了,回家的路上我將今天的現象與他們談了,他們卻笑我扯淡,“都說料子不香不上魚,哪講越香反而不上魚的,可能是魚群沒遊到窩子裏””。我決心下次再試試。
當第二次用酒泡料子時,我有意將碎米分三個塑料袋,以一斤米為度,袋子裏分別倒入一至三瓶蓋的藥酒,專門做試驗,到了水邊按等距離相隔約三米一窩,經觀察發現:窩的濃度越底的,上窩的速度較其他的越快,但同時是,它的留魚時間越短,反之,濃度越大的,上窩速度越慢,但留魚的時間越長。這在以後的多次垂釣中都得到了驗證.現在,我每當外出釣魚前,在泡料子時都不忘泡兩個不同濃度的誘餌,打窩後,一般是先釣濃度底的窩子,後釣濃度高的窩子,至於其中的原因可能你已明白,羅嗦了這些僅供你參考,但願在你垂釣時能為你節省寶貴的時間,取的更大的收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