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餌如何配墜
爆炸餌如何配墜(中國釣魚人網 www.cnfisher.com )---爆炸餌是喜愛拋竿(海竿)的釣友常用的,但有一個問題可能大家註意的不多,即墜子如何匹配的問題。
一般地說,一支海竿要配多重的鉛墜是與竿子的長短有密切關系的。竿越長則尖子越粗,彈性值越大,抗彎強度值也越大;竿越短,尖子越細,彈性值越小,抗彎強度值也越小。在實際垂釣中,經過多次驗證便得到了下面這一表格。
假定每個散餌的重量約為15~20克(乒乓球大小),墜子的基本數值為:竿長單位(米) 應配墜重(克) 散餌重(克) 總負荷(克)
1.65~2.1 20~30 15~20 35~50
2.1~2,7 30~40 35~20 45~60
2.7~3,6 30~50 15~20 55~70
3.6~4.5 50~60 15~20 65~80
4.5以上 60以上 (不等量) 可在80~90
上面的表格數值為參考數值,因為有些釣友偏好大餌團,考慮到竿子的承受力,則鉛墜應該相應減小為宜。實踐證明,在遠投深水的施釣中,鉛墜的重量是決定食餌落點的關鍵所在。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當雙手舉起竿子奮力向遠處拋去的時候,如果墜子偏輕則感到有力無處使,甩出的墜、餌飄忽無力總也達不到預想位置;反之,墜子過重(或墜子適中,食餌過大),則手感沈重,總不敢使用全身的爆發力,深怕竿子折斷。引伸一步講,作用在竿體上墜與餌的總負荷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這恐怕更準確、更科學。
當釣友們為自己的竿子配備好適中的鉛墜以後,千萬不要忘記再應備一些更小重量的墜子。這是因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年四季中,隨著季節的變化,釣點的變化墜子的輕重也應隨之而變。如果在膠泥底質、沙泥底質較硬較平坦的魚池垂釣,用通常的釣法還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晚春、深秋兩季尤其是泥底池塘和淤泥底池塘再按一般垂釣方法就行不通了。
一、在晚春和深秋有些泥底池塘長著水底草坪,猶如一塊巨大的草毯鋪在水下。如還延用夏季的釣法和每次施釣的食量實行底釣,縱然魚兒再活躍、再貪食恐怕也無法在密集的水草中找到那乒乓球大小的散餌,即使偶有尋到食的魚兒,恐也難成魚窩。這時加大散餌食團減小鉛墜使竿體的重力負荷與通常匹配的重力負荷基本一致是最有效的辦法。更有經驗者再配上幾支單鉤掛上面餌或葷餌,形成爆炸加串鉤的組合釣具,使加大的散餌既是餌又是窩。串鉤位於草坪之上,目標明顯,如果餌良對路,又何愁魚兒不咬鉤呢?一但魚兒咬鉤,那輕了許多的鉛墜使釣者輕松起竿,手感極佳。只是在定線時盡司能的松一些。以防散餌溶化後墜子受竿尖的彈力而移位;起竿、換餌時,應先向上快速挑一下,使底鉤迅速離開草底,同時快些收線,防止底鉤掛草。
二、淤泥底質的池塘較為多見。多年未清的老塘則更是淤泥車厚。在這樣的池塘中用一般“硬底”池塘的釣法是不易上魚的。由於泥底太軟,很容易在定線中將墜、餌拉入淤泥中。應變措施是將墜子減到能壓住散餌的重量(一般為20~30克左右甚至更小一些),增大散餌食量,同時,使用有上、下止點的活墜線(用一很長20~30厘米左右的尼龍線,上、下各綁一連接轉環,中間為活動墜),這樣使活墜在線中的移動串量限為15~20厘米,當將食餌甩入釣點後,立即撥向出線環,將竿子向上往身後方向—稍稍一帶便完成了定線,然後將竿子放在支架上,轉動搖輪手柄將多余的風線收回並適量繃緊竿尖就可以等魚上鉤了。值得註意的是,我們有些釣友綁爆炸鉤時腦線僅有12~15厘米,有的甚至更短,這在淤泥池塘垂釣中是不可取的,更穩妥的方法是加長腦線至18~25厘米,以保證即使墜子沒有被定線時的上挑力量擡出淤泥,也要使散餌的大部分落於泥面之上。從而進一步解決了淤泥池塘垂釣有魚而不上鉤的問題.中國釣魚人網 整理提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