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釣魚是先確定一個調目,然後找底確定釣目,在此基礎一釣到底。當魚情發生變化後,不知道適當調整水線,在不改變調目的基礎上釣鈍或釣靈適應魚情,其結果是:或者浮標的動作很小,不能反應魚吸餌的信號;或者浮標的信號很大但中魚率很低。即使知道需要調整釣目,但應該怎樣調,釣幾目,靈的極限和鈍的極限在那裏?很多人並不清楚。因此,在調整浮標的階段稱出鉤餌可以壓下的目數,對確定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和最靈最鈍點,從而使我們選擇的釣目更適應魚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欲就此談點看法。
   在調目不變的情況下,何謂釣靈何謂釣鈍?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確定一個參照點——不靈不鈍。不靈不鈍是指浮標調幾目釣幾目(比如調4釣4)的狀態,此時,長子線彎曲鉤臥底,短子線隨鉤直立落底,雙餌的重量全部由池底承擔,雙鉤重量全部由浮標承擔。在不靈不鈍的基礎上,逐漸上推浮標增大釣目,鉤子的重量也逐漸由浮標承擔向由池底承擔過渡,鉤餌對池底的壓力增加,我們稱這種情況叫釣遲鈍,簡稱釣鈍(比如調4釣5);在不靈不鈍的基礎上,逐漸下移浮標減小釣目,餌的重量也逐漸由池底承擔向由浮標承擔過渡,鉤餌對池底的壓力減小,我們稱這種情況叫釣靈敏,簡稱釣靈(比如調4釣3)。
    最靈點和最鈍點
    在調目不變的情況下,懸墜釣講的最靈點指的是釣組的所有重量都由浮標承擔,鉤餌的狀態是上鉤離底,下鉤剛觸底。比如仍然是調4目,雙餌重等於3目,那麽調4釣1就是此種情況下的最靈點,因此,我們還可以知道,最靈點是受餌重決定的。最鈍點指的是鉤餌重量都由池底承擔而長子線彎曲短子線不彎曲的狀態。理論上講,最鈍點受鉤重決定。比如雙鉤重等於2目標尖的浮力,調4釣6目就是該釣組的最鈍點,因為此時餌重加上2目的鉤重全部由池底承擔。如果我們繼續上推浮標延長水線,只要鉛墜不觸底,釣組對池底的重量並沒有增加,造成的結果只能是雙子線彎曲而釣目不會改變。但考慮到所有子線都有一定的硬度,因此由於子線的支撐作用,釣目有可能稍微高於6目,高出的量受子線的硬度影響。
    稱鉤與稱餌 中國釣魚人網
    既然我們知道最靈點和最鈍點受餌鉤的重量決定,因此,為了減少確定釣目的盲目性,事先我們最好是將鉤餌稱重,方法是:半水情況下在調好的釣組中任選一鉤掛單餌測出壓下的目數(必須考慮餌的霧化損失重量),乘以2就是雙餌重,剪掉雙鉤可以稱出雙鉤重。但如果你對使用的鉤餌重量心裏有數,就可以省略這一步驟,這也是我們看高手釣魚沒有稱鉤餌的原因。
    釣靈的優缺點
    很多人喜歡釣靈,認為其有以下優點:浮標的動作大,信號明顯,能清楚地感知到魚是否進窩,可以準確的把握鉤上是否有餌,在水底有漿層時有防止餌陷進漿層的作用等等。但在窩裏魚較多、吃口較亂較猾時,過靈的釣法無疑會使假信號增多,很多情況下浮標出現信號而提竿放空槍,實際上只是魚遊動產生的的水流造成的浮標信號或者是魚撞線而不是魚吸餌進嘴。在某些天氣原因造成魚不愛吃食時,過靈的釣組在水底晃晃悠悠更不利於魚吸餌,就好比我們在參加婚禮時用一根線拴一塊糖,讓新郎新娘在半空中同時咬,互相親到嘴的機會有,但咬到糖很困難,但如果固定住糖就容易多了。
    釣不靈不鈍或鈍的優缺點
    很多情況下,釣不靈不鈍或釣鈍增加了鉤餌的穩定性,使魚吸餌更放心大膽,同時可以排除更多的假信號,在小雜魚多的水域有時候更見奇效。但也不可否認,餌的動態效果差不利於誘魚,浮標信號減量滯後,不好把握鉤上是否有餌,漿層厚不好掌握水底的鉤餌狀態,這是其缺點。
    釣靈釣鈍的使用時機
    一般情況下,在開始引魚階段,我們可以釣靈,目的是:方便把握魚是否進窩和進窩的數量,準確掌握餌的化散時間(便於釣鈍時把握是否應該換餌),鉤餌動態效果好便於引魚。在我們連打幾十竿後發現已經有一定數量的魚進窩後,我們就應從不靈不鈍開始釣起,如果上魚正常就這樣釣,空竿多向鈍釣,信號小向靈釣,但不管向靈調整還是向鈍調整一般都不能超過最靈點或最鈍點,釣靈超過此點的結果是雙餌離底,釣鈍超過此點的結果是雙子線都彎曲。
    釣靈是一種技術,釣鈍同樣也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術,二者都應很好的掌握。很多新釣友不管什麽情況一味釣靈,實際上是走進一個誤區。魚情變化釣法也要變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中國釣魚人網 整理提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