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墜釣的靈鈍討論了多年,但至今仍是難以說清。反思之後我認為,要真正認識懸墜釣靈鈍規律,還必須緊密聯系靈敏度和懸墜釣鯽的客觀實際。首先要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一是認清靈敏度的特殊性,完善探討方法,逐步統一懸墜釣靈鈍的評判標準。二是認清懸墜釣釣系的結構特征和鯽魚的吸餌特征,及其力學本質,由此入手探討靈鈍的本質聯系。若如此,我們對懸墜釣靈鈍規律定會有新的認識。本文對此進行嘗試,意在拋磚引玉,下面首先探討第一個問題。中國釣魚人網!
    一、從靈敏度的特殊性說起
    靈敏度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人類至今尚未認識其本質的極少概念之一。所以它不像重力、浮力等絕大多概念那樣,有世界統一的定義、定義式。因此,靈敏度有其特殊的探討方法:每一種靈敏度,都要由使用者們根據實際情況,探討出一個可在本專業內局部統一的專用定義,做為評定該種靈敏度的基本依據。在統一之前,要求每一位探討者都必須先申明自己的定義模式,後依次分析靈鈍。釣系靈敏度探討也不例外。因此,我建議所有懸墜釣靈鈍探討者,都遵守先申明定義、後分析靈鈍的探討方法,直至釣界統一為止。
   二、我對下扌屯靈敏度定義的初步意見
   一扌屯是懸墜釣的典型漂相,認識下扌屯中懸墜釣釣系的靈敏度,就抓住了懸墜釣靈敏度的核心。因此,我們把釣目平衡下的既定釣系,在下扌屯中所具有的靈敏度,叫做該既定的下扌屯靈敏度。與非下扌屯時的釣系靈敏度相區別。
    一個漂尾直徑0.8毫米、目長1厘米的魚漂,其1目的浮力為38微牛。人的分辨率按1/4目計,則由此漂組成的釣系可分辨出10微牛的外加作用力變化,這相當於一臺精密測力計,所以將釣系歸類測量儀器是名副其實的。《國際通用計量學基本名詞》對測量儀器靈敏度的原則定義是:“測量儀器的相應變化除以相應的激勵變化。”
    參照上述原則定義,結合懸墜釣實際,本文對下扌屯靈敏度的定義初擬如下:下扌屯靈敏度C是浮漂的下扌屯最大速度U與相應規定條件下的吸餌力f之比,定義式為C=u/f。
    按照這一定義,漂的下扌屯最大速度大,同時相應所需的吸餌力小,下扌屯靈敏度才算高。不能只看一頭,要看二者的比值。那種認為扌屯漂顯著就是靈敏和魚吸餌省力就是靈敏度的說法,都是不全面的。
    三、以調釣目數論下扌屯靈敏度存在局限性,這種局限性表現在兩方面:
    1.不能反映吸餌力的變化。
    顯而易見,調釣目數與吸餌力無關。這就是說,即使調釣目能夠預示出下扌屯最大速度的大小,也因它不能反映相應吸餌力的大小,而無法按上述定義判定懸墜釣靈鈍。
    2.不能全面反映元件參數的影響。
    調釣目數是以靜態下的重力浮力平衡為原理的,因此它只能反映與元件重浮力差相關的參數對下扌屯靈敏度的影響,如質量、體積、密度等,而對那些與重浮力差無關而又影響下扌屯最大速度的參數如形狀、截面積、表面粗糙度及時間等則反映不出來。這就是說,調釣目數不能全面反映出下扌屯靈敏度的各種影響因素。
    這種局限性是“調靈(鈍)釣鈍(靈)說”無法說清懸墜釣靈鈍關系的原因之一。
    然而,魚漂是釣者的眼睛,漂目又是反映靈鈍因素最多的可視信號,在實釣中是不能不用的。因此,探討調釣目數與下扌屯靈敏度的本質聯系,同時充分認識其局限性,從而揚長避短,正確調漂,就是懸墜釣靈鈍規律探討的重要課題了。。。中國釣魚人網,釣魚人的網上家園!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