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與養魚池中垂釣有較大區別,能熟練掌握養魚池中垂釣技巧的,在野釣中未必就能一定找到“北”。這是因為野溝野塘的特點決定的。

  野塘野溝的特點是什麽呢?因為它姓“野”,野者,無人管理也。誰都可以到它那裏去發財,網捕的,摸捉的,下籠的,甚至抽水機一架,抽個底朝天,大小一起撈;更可惱的,有些不法分子,用電擊,投毒。這些決定了野釣特點:大多塘口魚頭稀。因此,垂釣者須根據其特點製定策略才能有較好的魚獲。這裏,我想摘其要,介紹幾種方法供野釣的朋友參改:

  一、多試塘口選塘垂釣野釣的塘口,釣者心裏沒底,即使你前幾天才釣過的塘口釣獲極好,你今天去也沒十分把握,還有可能,一無所獲。去年秋天,我去安徽來安野釣,十月五號尋到一條草溝,一天下來,大小鯽魚裝了一魚護,估計在10斤以上。回來後,釣友小胡非讓我帶他去釣,十月六號,我因事沒去成,十月七號,我和小胡直奔那條草溝,早晨七時布點做窩,釣到十點,小胡收獲兩條50克左右的鯽魚,我是顆粒無收。小胡抱怨我,說我不夠朋友,非說今天釣的不是那條溝,我是有苦沒處訴,直到當地一位老農道出其中原因,十月五號我在那溝中垂釣,有人見我獲魚多,十月六號一清早,他背上電瓶來來回回電打,大小魚兒全都撈走了。

  在野溝野塘垂釣,一定要多試幾個塘口,不僅不能迷信自己的經驗,甚至當地農民的指點也不能迷信。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地農民說,那塘口才幹過,你也不妨去試試,很有可能釣一場好魚。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自嘗一口。多試塘口,選塘垂釣的方法也簡單,進入釣地後,應在周圍幾個塘口都做窩點,這叫普遍撒網,然後進行比較,挑選上魚快,上魚大的塘口進行垂釣。這樣,才能保證你的魚簍子養魚多。   

  二、多點做窩重點垂釣選中了塘口,也不能保證多獲魚,因為野塘野溝魚頭稀,不像養魚池那麽密。魚頭稀的野塘口,如像在養魚池裏垂釣,只做一、二個窩點,那是絕對不行的,一般垂釣者在選準塘口後,一次做窩都在10個以上,甚至做到20個以上。河中扳罾的老漁翁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十網倒有九網空,逮到一網就成功。多點做窩,其實就想逮住那一網。窩點多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那一兩窩點上魚的,這便是那成功的一網。

  這條經驗中,還有一個“重點垂釣”,何謂重點垂釣呢?我認為,重點就是指那上魚的窩點。因為它上魚,說明那裏就可能有“魚路”,甚至是窩魚的地方,重點去照顧這樣的窩點,自然有好處等著你。至於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未上魚的窩點,垂釣的朋友稱它為“瞎窩”,既然是瞎窩,何苦去白忙活?浪費時間不算還浪費餌料。

  一般來說,一次野釣,如果能選中五——十個窩點能上魚,你的收獲就會讓人另眼相看了,這五——十個窩點,便是你重點保護的“大熊貓”。

  我曾碰到過這麽一件奇事,有次去野塘口垂釣,選中塘口,一口氣撒了20多個窩點,偏偏只有兩個窩點上魚,我就在那個窩點垂釣,說你不信,就這兩個窩,讓我釣中80余尾鯽魚,這真是逮到一網就成功!

  三、走馬觀星多快好省野塘口,無人管理,自然也就無人餵養,一般來說,塘口只要有魚,咬鉤就很瘋狂。因此,野口垂釣,一般不采用“守釣”,我說“一般”,因為有時也須守一守的,比如窩中有魚,你不妨守上一守,因為,水底餌料,被它享受完了,它便離去,豈不可惜?但,在野塘垂釣,大多采用“走釣”。鉤落窩點,一、二分鐘之內沒有動作,便拎竿走人到下一個窩點。老釣翁常能“觀星”,魚在窩點進食,常有氣泡冒出水面,他們根據氣泡的大小形狀,不僅能判定窩中有魚,還能估計出窩中是何種魚類,以及魚的大小。有這種能耐的人,他們采用“走馬觀星釣”,沒有魚星的窩點,他們根本不下鉤,專尋那些有魚星的窩點下鉤。“走馬觀星釣”的好處是四個字:多快好省。魚獲量多,那是因為他們省時間,同樣是10個窩點,同樣是4個窩點有魚,他只須下4個窩點,比你每個窩點都下鉤,最少省出一半的時問還轉頭。釣魚的誰都清楚,時間就是魚,他的魚獲量自然就多了。

不過,走馬觀星釣須有體力支撐,那是比較累人的,年輕人有充沛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