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的六個側重點

野釣註重“六選”    本文主要針對於秋天野釣,一、選節氣

  秋天,有立(初)秋、仲秋和晚秋之分。其間,“三秋”節氣的氣溫溫差,將直接影響這季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水溫溫差變化。而魚類這種冷血變溫動物,當它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之後,自身的生活習性、活動範圍、棲息深淺、食欲能量等,也就會隨之而變。

  因為處暑前的“立秋”,雖說理論上已進入秋季,但這時的氣候與才過去的夏末並沒有多大變化,氣溫、水溫仍然還很不適合魚類的生存環境。一天中,它們除了早晚一兩個鐘頭遊躥到近岸淺水覓食外,多數時間還是棲息於深水中不易釣獲。

  但到了公歷9月上中旬的白露,農歷8月中下龜的秋分,天氣日漸變涼,南方氣溫一般正好在22—25℃。這時,飽受盛夏熱溫之苦的魚兒又開始活躍起來,四處遊躥。釣者才應抓住這段真正黃金季節的第二個最佳有效時機,堅持出“全勤”,爭取天天釣,全天釣。

  二、選天時

  這裏所說的“天時”,是指節氣中短時間的“日變”和一天中過渡性的“時變”。即:晴陰雨霧和早晚與中午的劃分。適合釣魚的日子,有以下幾種天時。1.陰天。2.雨天3.霧天。4.釣早晚。

  三、選地利

  這裏所說的“地利”,主要是指“釣陰’’和“釣陽”。剛立秋,日照紫外線輻射穿透力的強度,並不亞於盛夏,水溫也常在30℃以上並居高不下。所以,這個時候就適宜按釣諺所說,“釣陰”。然而,在這種大晴天的早晚,要改釣“陽”,才更能多獲。

  四、選釣位

  1.當釣者認為需要“釣陰”時,要選擇河堰兩岸有樹竹、密草的大草隙處下竿。

  2.在白露的早晚和秋分過後需要“釣陽”時,首選釣位要“寬河釣窄窄釣寬。不占凸地就蹲彎”。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釣凸地,還是守彎道,其所釣水位,都不宜太深和拋竿太遠。

  五、選釣餌

  釣餌,在任何時候的任何水域,都是能否促使各種魚兒會饞嘴咬鉤的重要條件。在釣餌的使用上,更要做到“魚與餌”和“餌與味”兩個二合一。即釣什麽魚用什麽餌和什麽魚喜歡什麽味。

  六、選魚種

  到了白露過後,氣溫日漸下降,水溫也越來越低。這時候,釣者就不應再考慮釣大魚,要從釣具、釣技上改為主釣鯽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