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也有第六感,魚也有  動物和人的感覺有視、聽、嗅、觸和味覺五類。感覺器官也叫分析器,它是動物和人通向外界的窗戶,保證了有機體與外界環境的統一。除了這五類的感覺器之外,還有重力、氣流、張力、加速度、振動、平衡、饑餓、冷熱、口渴、肌動覺和性嗅探等神奇的感覺,我們把這些在五種感覺之外的感覺統統歸之為“第六感覺”。魚的側線就是第六感覺器的一種,但是各種魚的側線分布也不盡相同,鱒、鯉、鯽等的側線在身體兩側形成一條直線;鱸的側線向上彎曲和背緣線平行,向後延長到尾部:鰉和鯿則向下彎曲並和腹緣線平行,再向後延長到尾部;鸚嘴魚的側線跟一般的魚類不同,它的側線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側線在背鰭的軟柔部下突然中斷,中斷部分向尾部延長。而太平洋的六線魚在身體兩側各有3條側線。另外海洋中的舌鰨魚,除在頭部長有復雜的側線系統外,身體上方兩側各有3條側線,身體下方兩側有1~2條側線;比目魚的側線是從胸鰭部延伸到尾部,在頭前部成直線橫行,然後向上彎曲在鰭部形成半圓形走向;軟骨類的鯊魚的側線則埋在一條簡單的凹溝處,上覆著(木盾)鱗,起著保護作用。

  魚的側線本身呈細管狀,有神經相連。側線埋在皮膚下面,按一定間隔,側線管分出許多小管,小管露在皮膚外,所以從外邊看露出的許多小管如點點虛線。外界如有相當強度的水流流向魚體,水流的刺激通過充滿粘液的側線小管時所產生的感覺即屬於第六感覺。有位名叫派克的科學家,曾試丟石塊到魚的身旁,如果這石頭拋下的力量每秒足以產生6次振動時,魚的側線會相應地產生刺激。另一位叫霍夫的科學家,用並不十分強烈的自來水沖擊狗魚的側線時,它立刻出現特殊的運動反應,這種反應包括背鰭的展開和身體向一個方向作出不大的彎曲,當沖擊的自來水加強時,狗魚所有的鰭都進行運動,並且狗魚改變了它的位置。但是如果將狗魚的神經系統及側線破壞之後,它的這些反應便不復存在了。原來水流產生的壓力通過側線小管的開口,進入粘液,粘液將刺激傳遞到浸在粘液中的桿狀突起的感覺細胞,產生興奮再通過纏繞在感覺細胞末端的神經纖維,傳至中樞神經系統——大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