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磯釣浮釣釣組的詳解 中國釣魚人網 轉載 本文是據日本磯釣發展歷史,磯釣基本釣組可分為"固定式釣組","遊動式釣組"與"移動式釣組",近年來因為魚類生態改變,全遊動式釣組大行其道,所以基本磯浮釣釣組現在已分為 1)固定式釣組,>2)半遊動式釣組,3)移動式釣組,4)全遊動式釣組。

  * 固定式釣組 *  

  故名思義,此種釣組浮波(丹錐),采用牙簽或膠棒固定於母線上,魚訊較簡單直接敏感,風大時使用也不會因風勢將母線拉動而令浮波下釣組長度縮短,在流水十分喘急時例如香港沒有的本流釣場也有其效用。如操控得宜, 固定釣組適合在一般情況下使用。

  一個固定式釣組通常由以下配件組成 :

  1.  母線-采用浮線或半浮沈線均可.

  2.  浮波-通常采用由0號至5B以內之浮波.

  3.  固定膠棒/牙簽-用以插進浮波底部以固定浮波位置.

  4.        卡拉曼棒-可用可不用, 但有部份釣手將其固定於浮波下20cm用以觀測水流流向, 對新手初學磯釣時強烈建議使用, 對用視覺掌握流向流速及仕掛打斜度十分有效.中國釣魚人網 www.cnfisher.com

  5.  水中-固定釣組很少采用, 除非兩層流, 否則加上水中將影響固定仕掛其中一個優點-“細膩的晃餌效果及釣組控製”.

  6.  擰圈/直結-擰圈可將母線與子線因水流做成的”氣”(即纏繞)消去, 但因其具有重量較容易影響較輕釣組(例如0號, G2, 1B等) 在水中表現及狀態, 而且由擰圈連接母線與子線會產生兩個駁口, 間接減低釣組強度, 在現今日本流行較輕之仕掛(例如1B或以下)及較幼之母/子線情況下, 大部份日本釣手均會采用直結連接母/子線以增加強度. 但擰圈仍然具有其實用價值.

  7.  子線-現今碳纖子線比重通常高達1.60-1.80, 比以前尼龍子線比重較高, 就算並無夾上夾鉛也能沈進海中, 所以選用子線號數越大時應同時計算其比重影響, 適度增減夾鉛重量.

  8.  夾鉛-通常會采用一粒, 兩粒或三粒夾於子在線或擰圈上方, 即日本磯釣術語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夾鉛位置高低增減對釣果有時會有決定性影響, 將在進階篇另文詳述.

  * 半遊動式釣組 *    

  一直以來十分類似,分別只是移動式釣組中上下線擋的距離比較遠,通常遊動幅比子線長度更長,釣組長度比較大,例如兩竿長度 (即36尺或以上),為求順利到達目標深度通常負鉛量也比較大 (倒如5B,0.8或1號以上),有時因水深會產生上下層流速及流向不同所以會加上水中以作穩定釣組而半遊動式釣組通常上下線擋較短 (多數一噚半即10尺內)及較子線長度為短,除非特殊情況下,多采用5B負重以下之浮波而使用水中情況較小。概括來說,移動式釣組適用於深場而半遊動式釣組適用於湧浪較大但風勢較平緩之場合,同固定釣組一樣,半遊動釣組如果操控得宜,中國釣魚人網 www.cnfisher.com 也可適用於大部份釣場.

  一個半遊動式釣組通常由以下配件組成 :

  1.  母線-采用浮線或半浮沈線均可.

  2.  綿線結/太空豆-用以固定釣組長度, 令浮波不再向上移動, 綿線結比太空豆體積較細而且較機動, 因為可隨時安裝或拆除, 強烈建議初學磯釣者學懂如何綁製綿線結, 可在本區中尋到綁製方法.

  3.  擋豆/擋珠/O豆-用以擋在浮波頂部與綿線結間用以阻擋浮波越過綿線結.

  4.  浮波-在半遊動釣組通常會采用負重較高之浮波(例如2B至5B範圍)     , 以期增加釣組重量將整副釣組帶往預計之釣組長度, 當然如果釣手操控技術有一定水準, 則采用1B以至0號浮波時釣組也能順利下潛.

  5.  水中-必要情況下才會采用.

  6.  T豆/卡拉曼棒-用以墊在浮波與擰圈間, 浮波與水中間或水中與擰圈間以保護浮波/水中免受碰撞而損壞, 卡拉曼棒更能於母線與擰圈間斷裂時確保浮波/水中不會流失.

  7.  擰圈/直結-在半遊動釣組較多采用擰圈, 取其就算只用T豆不用卡拉曼棒也能保持浮波/水中於母線範圍內.

  8.  子線-現今碳纖子線比重通常高達1.60-1.80, 比以前尼龍子線比重較高, 就算並無夾上夾鉛也能沈進海中, 所以選用子線號數越大時應同時計算其比重影響, 適度增減夾鉛重量. 中國釣魚人網 www.cnfisher.com

  9.  夾鉛-通常會采用一粒, 兩粒或三粒夾於子在線或擰圈上方, 即日本磯釣術語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夾鉛位置高低增減對釣果有時會有決定性影響, 將在進階篇另文詳述.

  * 移動式釣組 *    

  一個移動式釣組通常由以下配件組成 :

  1.  母線-采用浮線或半浮沈線均可.

  2.  綿線結/太空豆(半遊動, 全遊動, 移動釣組時適用).

  3.  擋豆/擋珠/O豆-用以擋在浮波頂部與綿線結間用以阻擋浮波越過綿線結.

  4.  浮波-在移動釣組通常會采用更高之浮波(例如5B至2號範圍), 以期增加釣組重量將整副釣組帶往預計之釣組長度, 當然如果釣手操控技術有一定水準, 則采用3B以至1B浮波時釣組也能順利下潛.

  5.  水中-在移動釣組中因為通常用以釣取深場, 上下層流速將有較大差異而產生兩層流的機會也大, 所以通常會采用水中.

  6.  T豆/卡拉曼棒-用以墊在浮波與擰圈間, 浮波與水中間或水中與擰圈間以保護浮波/水中免受碰撞而損壞, 卡拉曼棒更能於母線與擰圈間斷裂時確保浮波/水中不會流失.

  7.  擰圈/直結-在移動釣組較多采用擰圈, 取其就算只用T豆不用卡拉曼棒也能保持浮波/水中於母線範圍內.

  8.  子線-現今碳纖子線比重通常高達1.60-1.80, 比以前尼龍子線比重較高, 就算並無夾上夾鉛也能沈進海中, 所以選用子線號數越大時應同時計算其比重影響, 中國釣魚人網 www.cnfisher.com 適度增減夾鉛重量.

  9.  夾鉛-通常會采用一粒, 兩粒或三粒夾於子在線或擰圈上方, 即日本磯釣術語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夾鉛位置高低增減對釣果有時會有決定性影響, 將在進階篇另文詳述.

  * 全遊動釣組 *  

  就是將半遊動釣組中浮波以上的擋豆及綿線結移去,令釣組長度不受限製,近年來在日本大行其道,以前全遊動釣組大多用作深場探釣之用,在香港更曾被認為香港缺乏深場而備受忽視,但隨日本方面發展出ZERO釣法,Suru Suru 釣法及ZERO Suru Suru 釣法,釣手已續漸認識到全遊動釣組中原來也不單是專攻深場探釣之用,對淺到中等深度也極為有效,故此在日本已日漸普及,有機會成為主流釣法其中之一種.但此種釣法對釣手有關釣組操控技術較為講究,未必適合初學者使用.

  一個全遊動式釣組 (針對ZERO釣組, Suru Suru 釣組或ZERO Suru Suru釣組時) 通常由以下配件組成 :

  1.  母線-采用浮線或半浮沈線均可.

  2.  綿線結-在全遊動式釣組中能穿過浮波, 主要用途乃用作目印之用, 用以確定作釣時釣組長度之用.

  3.  浮波-除非極大浪湧情況下, 大多數采用0號, 00號, 000(-0) 號浮波.

  4.  卡拉曼棒/全層水中-卡拉曼棒在全遊動釣法中為必須品, 因為可用目測浮波下流向, 流速, 釣組打斜及釣組下沈速度, 達致誘釣同調之境界, 延長同調時間, 而全層水中多數有重量(由G7至G1), 可增加釣組乘流性及微調釣組下沈速度.

  5.  擰圈/直結-在全遊動釣組多不采用擰圈因額外重量會影響釣組下沈表現, 故此以直結居多.

  6.  子線-現今碳纖子線比重通常高達1.60-1.80, 比以前尼龍子線比重較高, 就算並無夾上夾鉛也能沈進海中, 所以選用子線號數越大時應同時計算其比重影響, 適度增減夾鉛重量.

  7.  夾鉛-通常會采用一粒, 兩粒或三粒夾於子在線或擰圈上方, 即日本磯釣術語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夾鉛位置高低增減對釣果有時會有決定性影響, 將在進階篇另文詳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