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釣魚法在野釣條件下的應用。在我和我的朋友當中一直存在著這樣的一個錯誤概念,那就是競技釣法不適合在野釣條件下使用。換一句話說就是它不適合垂釣復雜地形。野外垂釣是指在自然水域垂釣,這些釣點與魚坑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環境比較復雜,尤其是水底環境多變,有可能在一個相當小的範圍裏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最影響垂釣的就是深度的急劇變化、水底障礙物和水表障礙物。
在許多自然水域,水底是有坡度的,有些水域的坡度很大,甚至超過了45度,尤其是在山區水克和磚廠的窯坑裏,可以說我們是在一度傾斜的墻面上釣魚。根據勾股定理,在斜坡45度時,在斜坡上改變多少距離,就會同時改變相同數值的深度。比如您的釣組落點向前移動了100毫米,魚鉤所在的水深也會增加100毫米。而我們又必須在這些斜坡上開辟釣點,這就給使用臺釣和競技釣法的朋友造成了一定難度。試想一下,您在坡度為45度的水域釣魚,魚漂入水以後立起來,釣組落點很難控製在20毫米的範圍之內,可是只要超過這個範圍,魚漂的目數就會有很大的改變,或沈入水底,或露出許多目數,給垂釣讀漂造成了很大困難。所以我和朋友們一致認為競技釣法不適合在野外條件下使用。這種認識是從使用臺釣開始的,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許多人的認可。在使用臺釣的年代,這種認識應該是比較正確的,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臺釣法已經升華為競技釣法,魚餌的物理性能也有了很大改變,這種認識就不正確了。競技釣魚法在野釣條件下的應用
在靜水的自然水域使用競技釣法垂釣,首先需要解決的矛盾就是魚餌的重力問題。記得當初學習臺釣時,市場上只有寥寥無幾的商品魚餌,可以提供選擇的余地不大,而且為了節約資金,許多人士把商品魚餌摻在泡開的顆粒料當中,作為搓餌用來釣底。由於在使用過程當中,有一個問題沒有得到重視,而在當時的條件下,即使你發現了這個問題自己也無法圓滿解決,所以形成了臺釣不適合垂釣自然水域的概念,這個問題就是魚餌的比重,比重的存在,極大的影響了魚漂的狀態。現在魚餌市場上可以說是萬紫千紅,各種不同的魚餌令人眼花繚亂,在許多魚餌的包裝袋上都標有比重,這就為我們調整魚餌的物理狀態提供了方便條件。
怎樣釣斜坡在靜水的自然水域使用競技釣法垂釣,您只要選擇比重比較小的魚餌就行了,因為這種魚餌在水中沒有重力,很難影響魚漂的狀態。垂釣時,請您首先帶鉤調整魚漂,然後在魚鉤上掛上重物找到水底並確定釣點,您就可以掛上魚餌垂釣了。由於在釣點周圍水底的深度是不一樣的,您的釣組落點也不可能非常準確,您的魚餌有可能一鉤落在水底,也可能兩鉤落在水底,如果釣組打出的距離稍微遠了一些,也有可能兩只魚鉤懸浮在水中,形成離底的局面,不過這些變化對魚漂的狀態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正確讀漂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您這竿的落點近了一些,兩只魚鉤的腦線就會稍微有些彎曲,對魚漂形成一個支撐力,但是由於腦線一般都很細很軟,這個支撐力也不會對魚漂的狀態造成多大影響,這種局面只不過使魚漂的反應遲鈍了一些,但是只要掌握好擡竿時機,對垂釣效果沒有什麽影響。如果您使用雙鉤很難控製魚漂的剩余浮力,不妨礙剪去一只魚鉤使用單鉤垂釣。在這裏要補充一點,在野外釣魚和在魚坑裏釣魚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野外的魚都是生口魚,吃食是很兇猛的,魚漂會有很明顯的動作,甚至有時會把您的魚竿拉進水裏。競技釣魚法在野釣條件下的應用
在多障礙物的水域怎麽釣在水底多障礙物的水域垂釣,最需要解決的矛盾就是掛鉤的問題。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提高垂釣效果會有很大幫助。在水底多障礙物的水域垂釣,掛鉤的現象主要產生於兩個階段,一個是釣組入水階段,另一個是在魚鉤鉤住一條魚以後。釣組入水以後,由於鉛墜的重力最大,它最先開始下沈,並拖動腦線連帶魚鉤下沈,由於我們在這種環境使用的魚餌的比重很小,甚至在水中沒有重力,不可能自己下沈,魚餌的體積卻比較大,形成了很大的下沈阻力,降低了鉛墜的下沈速度,魚餌連同魚鉤,在水裏是搖擺著、晃動著慢慢下沈的。在這個下沈過程當中,魚鉤經常會落在或掛在旁邊的水草上,甚至有些時候,您看到的魚漂露出的是您預定的目數,但是魚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