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鰱鱅有新招     鰱魚和鱅魚體型相似,都是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兩側及腹部白色。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它們的生活習性也很相似,鰱屬中上層魚,春夏秋三季,絕大多數時間在水域的中上層遊動覓食,冬季則潛至深水越冬。
 

  它們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在魚苗階段主要吃浮遊動物,長達1.5厘米以上時逐漸轉為吃浮遊植物,並喜吃草魚的糞便和投放的雞、牛糞。亦吃豆漿、豆渣粉、麩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顆粒配合飼料。對酸味食物很感興趣,對糟食也很有胃口。性情活潑,喜歡跳躍,有逆流而上的習性,但行動不是很敏捷,比較笨拙。鰱鱅的獵食範圍很廣,似乎是有點味的東西,都能誘它上鉤。經過多次多塘垂釣,先後用過各種氣味不同的釣餌,概括起來有三種類型,即香味型、怪味型和酸臭型。
   
    釣鰱鱅主要有幾種釣法,一、拋砣法。在底鉤釣具的基礎上,另外加一個用硬質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來的鉛墜換上有大孔眼的砣,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中間不受阻,就是拋砣法的浮釣用具。餌鉤線一定要比拴大漂線長出5厘米以上,否則,鉤掛在大漂上,拋到水中分不開,造成拋砣失敗。如果餌鉤線留短了,非加長不可。二、海竿法。與拋砣法一樣,只是前者用海竿投,後者用手拋。海竿投比用手拋遠得多,易上大魚,且遛魚時操作方便靈活。用大孔眼鉛管或螺絲帽時,應根據海竿的強度或承受力來確定其重量。一般寧肯輕點,也別超重造成折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