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品的準備水庫夜釣至少應有倆人參加,準備最遲應於前一天下午開始,準備時間通常需3至5小時,建議在垂釣前列出垂釣用品及生產用品食品等物資清單,照單準備以免遺漏,準備最好在垂釣前一天晚九時以前完成,以保證當晚的睡眠時間。

 1.垂釣物品準備

 (1)魚竿。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 (2)釣組。手竿釣魚用臺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臺釣浮漂的漂尾尖端。海竿釣組用爆炸鉤或串鉤均可,海竿主線通常不應低於0.3毫米,但最好也不要超過0.5毫米。

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註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準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準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臺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臺釣竿架。

 2.日常活動用品、食品及急救包

 (1)活動用品。鞋應穿鞋面不透水,鞋幫較高,底部有鞋釘的旅行鞋。另外最好準備雨靴一雙,雨衣一套,雨衣最好使用衣褲分開的,它與雨靴配合使用可保證在大雨中活動亦不受限製。貼身衣褲最好有備用,另外還需準備毛巾被、地席或氣床、獵刀、打火機、防蚊液、電筒、充電電瓶燈、遮陽傘(最好準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帳篷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準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有條件的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2)食品及飲水。食品及飲水的準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準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面包,既營養有又簡便)。水可準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 (3)野外急救包。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繃帶、膠布、碘酒、止瀉藥、蛇藥片和解毒片。上述物品不僅應準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二、垂釣及各種物品的使用

 1.垂釣

    (1)選擇釣點釣點的選擇要註意信息收集(向“常客”或庫邊居民詢問),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垂釣中摸索其規律,並做好記錄,如能畫出水庫的地形,水文圖更好。釣點不僅在於遠近而更應註意水深,不同地形同樣的距岸距離深度可相差很大,故以深度確定釣點比遠近確定釣點更科學,手竿通常釣1.5~2米深,海竿2~4米深。另外選點時要手海竿兼顧又互不幹擾,且釣點離帳篷不遠,否則夜間海竿上魚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既容易跑魚又易被蛇蟲咬傷。還要了解釣點周邊野生動物及牲畜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夜間如想巡視應特別註意安全。如庫邊有船或自充氣船的釣友,夜間不可乘船改換釣點,夜間在較大的水庫中行船很易迷失方向,非常危險。另外,釣者還應明確水庫壩上是否建有水電站,水位是否會變動,否則一覺醒來釣點可能已是一片汪洋了。

 (2)誘釣餌的使用水庫應定時做重窩(在已了解魚情的情況下),首次布窩手竿至少2~4千克,海竿至少5千克以上,誘餌應為粉狀、顆粒狀、塊狀混合誘餌(當然布窩量和用品還是應結合當地魚情,不可一概而論);海竿做窩最好在水中做定位浮漂1~2個,以它為中心布窩及拋投。餌料應防暴曬,防發酵、黴變,防雨淋,如使用蚯蚓應防高溫及水泡,夜間使用蚯蚓應隨時加蓋,否則會大量外逃。

三、釣具的使用

 1.手竿釣組的應用手竿可使用臺灣釣法,可用5.4米、4.5米兩支竿,分別釣深淺兩個點。入夜前將夜光棒固定於漂尾尖端,應用“垂直歸零”調漂法,使水面與夜光棒頂端齊平(夜釣時,水面多數風平浪靜,適宜這種調法),如有風浪可在調好垂直歸零後在下鉤距離1.5~2.5厘米的腦線上加一附加墜,墜重可根據風浪及魚情調整,通常情況下墜重不能超過整個漂尾的浮力(附加墜亦可用於較小的蚯蚓作臺釣釣餌時應用)。調漂結束後,釣者可根據魚情決定釣目,通常情況下夜光棒整體露出水面或略高於水面0.5~1厘米即可。手竿應用臺灣釣法亦需投重窩,另外臺釣餌中應加入小麥蛋白,增強釣餌的持鉤性。夜釣提竿時機把握與白天差異不大,且夜間魚攝食動作更大,黑漂較常見。中魚後,釣者應迅速判斷魚體大小,如魚較大應將另一手竿拿起置於身後,同時起身遛魚,遛魚初期切不可用照明工具照射水面,以免驚魚,魚近岸後應提防它向臺釣魚護上掛擦,只有將魚遛透後才能抄魚入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