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浪中釣草魚的技巧 浪中取靜 草魚為我國廣大地區魚塘主要養殖魚種之一,因其食性雜、個體大、泳層寬也是釣魚愛好者喜釣的魚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雙休日,市郊、甚至郊縣的魚塘邊人流如織,車聲、人聲、打窩拋竿聲幹擾了草魚的正常洄遊、覓食規律。草魚、特別是大草魚攝食機警,有此響動早已遊至安全之處隱匿之。任你使用什麽釣餌、按方塘釣角、長塘釣腰、深釣淺、淺釣深等一般規律選點就是無魚咬鉤,釣迷高興而來,掃興而歸。經過實踐我摸索了一些鬧中取靜釣草魚的方法每有收獲。
選長5.4米左右帶自動放線輪的手竿或手、海兩用竿1根,2~4號強力主線50米,為適應遠、近釣應準備不同分量鉛墜的釣組,並按浮釣、底釣需要搭配浮漂。掛草、其他植物、昆蟲可用11~13號伊勢尼鉤,掛糠餅粒、面食用7~11號鉤。通常用單鉤垂鉤即可,但仍應準備雙鉤、串鉤釣組以便視情使用。
在考慮季節、天氣、氣溫、風力等因素前提下,根據魚塘大小、地形靈活采用釣冷不釣熱,釣沈不釣浮,釣遠不釣近的原則。
釣冷不釣熱: 指不往人多的地方湊熱鬧而去被人冷落的地方選釣點。此法適應於地形較復雜且常有人垂釣的魚塘,在這種魚塘人們多選擇魚塘的餵食處,好坐,好拋竿,好取魚處垂釣,久而久之,人的喧鬧聲、打窩、拋竿聲一出現,多數草魚便遊開避之,形成無魚或少有魚咬鉤的局面。此時若在有一定水深的僻靜處選點、用打窩器布窩或采用誘、釣結合的方法可望頻頻上魚。
釣底不釣浮:指不論釣草與其他餌食宜底釣不宜浮釣。此法適應於人多而魚塘不大或魚塘稍大但常有人打海竿的情況。因為此時水中上層受聲響、震動的影響大而底層相對安靜,草魚感到安全。此時只有輕打沈食窩底釣才是上策。如想釣草,可將帶土草紮成一捆用力拋向遠處較深的釣點即打沈草窩。但此種打沈草窩的辦法雖簡便且聲響較大,魚必驚走、須待半小時以上,如見拋草處有草梢上浮,可掛草近底釣常能獲魚。
釣遠不釣近:指不論底釣還是浮釣,宜釣遠,不宜釣近。此法適應於較大點的魚塘或魚密度低的魚塘,特別是方形、圓形四周釣位均好的魚塘。此時釣者將魚塘四周圍了起來,魚只有往塘中間去才安靜、安全。釣友常可見到這種情況:天氣睛朗時,近處草架中大量的草無魚問,而被風吹到遠離塘邊的零星草時不時被草魚拖下去,此時可用垂墜浮釣掛草用力拋到草魚出沒處浮釣常可獲魚。
如無此情況,也可下浮草窩,即紮一捆不帶土及重物之草並系上繩,順風或水流讓草捆漂到塘中部位置將繩固定,待有草魚光顧時,拋鉤到草捆旁浮釣可望連連上魚。底釣也是一樣,可用各種方法將窩食打在離塘邊較遠的地方,待發窩後垂釣。如若打遠窩子或者魚在中層,也可用雙鉤底釣或串鉤半浮釣,即對準塘中間部位魚星出現處或有魚遊動、出水之遠處拋鉤再領漂到目標位靜候。不論浮釣與府釣,遠處草魚咬鉤均較猛,多以迅速黑漂為主。提竿可稍慢半拍,因遠釣所上之魚多為塘中大草魚,鉤牢點才不至跑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