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拱釣,在我們江淮地區俗稱為“點鉤”,這是一種特殊的釣法,有很強的季節性。一般春季在4月20日~5月20日,秋天在8月20日~10月15日左右,且秋季不如春季;一天中也以早上6點~10點,下午3點~7點為好,釣的主要對象是在水草茂密地區產卵後拱草覓食的鯽魚,有時也能碰到鯉魚和魴魚,不用打窩,不用漂,不釣底,不用墜,可在相同的時間裏比普通釣法收獲大好幾倍。有的池塘長滿浮萍,特別是沿岸水域生長得尤為茂密。當扒開一個洞,想要打窩時,一會兒又合上,很難下鉤。
在這種環境中,釣拱是最理想的。
一、釣具
(1)“竿”:以竹製插接竿為好,一般三節,長3~5米,竿梢要硬些。
(2)“線”:高強度透明線、五色線,都可以,粗細一般0.15~0.2毫米左右,如果強度夠,再細一些也好。線長一般1~1.2米(一條線兩頭系鉤)。
(3)“鉤”:一般6~7中下層上嘴鉤好,鷹嘴略差,鉤要有倒刺。
(4)“餌”:以紅色蚯蚓為佳(如大平2號)。
二、釣法
清晨或下午,帶漁具到水草茂密的地區(水草薄了魚看見竿子易跑)將竿線裝備好後上餌(一般鉤外留半米粒長,長了易掛水草)。輕輕將鉤子遞向水草中有咂咂聲,冒著泡,拱著草的地方,把鉤子送到水草下6~10厘米(不草下是鯽魚在覓食),輕輕地上、下提動鉤子,這時水草下的魚見了以為是蟲子,就會吞鉤,可擡竿得魚。如果1~2分鐘仍沒吞鉤,可能魚已走,可另選目標。
三、技巧
在釣“點鉤”的過程中,有兩點是關鍵。
(一)如何將鉤子快速準確無誤地送到有魚的水草下面,因為只要在魚沒走之前將鉤子送到草下去,就有了很大的希望。由於水草茂密,要想鉤子一下子就送到有魚的水草下並不易。
(1)可找水草中有小孔的地方遞進去。
(2)可輕輕在魚窩的上面抖動鉤子,這樣一般也能將鉤子抖下去,但一定要輕,以免把魚嚇走,如果鉤子掛在水草上,則不可硬拽,可輕輕抖動掉鉤子上的水草,以免嚇走魚。
(3)也可待拱草的魚走動時跟著魚伺機下鉤。
(二)如何判斷魚已吞鉤,何時擡竿?
(1)當鉤子送到水草下後,如果魚不再吹泡、拱草就可判斷錢已吞鉤,或溜走,可擡竿。
(2)下鉤前可將漁線刮曲一節,當色子送下去後,水草上風線一部分卷曲,可當浮漂去用,當魚吞鉤後,見卷曲的線向下伸動,可擡竿。
(3)可將送下去鉤子後的線(風線)搭在水草上,當魚吞鉤後搭在水草上的一部分可見向水草下移去,可以判斷為吞鉤,應及時擡竿。
當看到聲響處有鯽魚拱動浮萍,或凸起一個浮萍包,甚至伸出頭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現象後,就要不失時機地把餌鉤送到鯽魚活動處。如果遞鉤後,沒見魚上鉤,要上下提拉釣,以此誘魚和顯示釣餌可見度。如有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魚。還有當魚吞鉤後不要猛拽,遇到個體大的魚可不拉出水面,可伸手在水草內將魚拿住,這樣以免跑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