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垂釣中,要根據釣場實際情況,不拘一法,才能取得釣績。現將幾種釣法介紹如下:

  一、插棍釣

  此法適宜夏季大水面夜釣。用數十根長約1.5米的竹棍或棉槐條子做竿,材質要有彈性,比較硬些,竿梢綁1.5米左右長多股尼龍線作釣線,拴一枚伊勢尼12號鉤,不用墜,3厘米大小的小土蛙或小泥鰍做餌。釣時,將鉤子掛在活物背上,一定要把鉤尖朝向後面,因為烏鱧吞食都從頭開始。竿棍在岸邊要插牢,預防被魚抽入水裏,竿和水面形成60°角為宜,這樣活物就會浮在水面不停地掙紮,從而引起烏鱧的註意。竿距以4米為好,烏鱧覓食一般都獨來獨往,一旦有竿子中魚,都會有掙紮聲,竿子太近反而會互受幹擾。此法屬於廣種薄收,每幾十分鐘巡一遍鉤,有則取,無則閑,實為一種有效的夜釣好方法。

  二、巧做釣窩

  烏鱧警惕性高,它的窩一般選在不被人註意的水草茂密處,魚越大,窩就離岸越遠。釣窩的最佳時機為黃窩和黑窩之間這段時間,雌雄親魚都會晝夜守在窩裏,水面一有異常動靜親魚就會浮出水面看個究竟。釣窩的竿組應以硬竿粗線大鉤為宜。當發現魚窩,把鉤有小土蛙的誘餌悄悄投在窩之間的水面,並不時上下挑逗。烏鱧一旦咬住誘餌肯定會拖向水下,等水面浮出氣泡便可提竿。個體稍小的可直接提魚上岸,大烏鱧要悶住竿,不讓它左右逃竄,以免鉆入水草叢裏。待其力盡,拖至岸邊,抄魚上岸。

  三、誘釣幼魚群

  當幼魚身體變成黃綠色,親魚便會領著幼魚離窩出走,在水面遊動覓食。此釣法就是跟蹤幼魚、遊釣大魚。發現幼魚群,要及時把鉤餌投在幼魚群裏,幼魚受驚便四下逃散,大烏鱧出於保護幼魚的本能,會奮不顧身沖向鉤餌,待其吞餌後,則大功告成。

  此法雖然有收獲,但是成績相當不穩定,難度也要比釣窩大得多。不妨你也試一試。

  四、海竿釣

  距丹東幾十公裏的大頂子水庫、黃崗水庫、赫家崗水庫裏面的烏鱧相當多,特別適合海竿釣。這種釣法,選點很重要。春末夏初這段時間烏鱧咬鉤很活躍,釣點可選水庫上遊水深1米以上,雜草叢生的亮水區,水下有亂石堆的地方、岸邊長滿雜草的小灣子、小汊子等,這些地方都是釣烏鱧理想的場所。釣組用伊勢尼13號鉤做成的串鉤,綁鉤的腦線一定要用多膠尼龍線。釣餌,用小泥鰍或小魚底釣。烏鱧咬鉤力大兇狠,實踐證明,收線宜遲不宜早。釣到大烏鱧一定要耐著性子慢慢遛,待其力盡,方可抄魚上岸。

  五、排鉤釣

  此法宜在水庫雜草叢生的淺水處、葦場裏的溝道、大小泡子。釣餌用小泥鰍、大黑蚯蚓、小魚。天黑前,將鉤子布在1米深的地方,排鉤兩頭固定好。釣烏鱧的同時兼釣鯰魚、黃鱔。第二天早晨將鉤子起出。排鉤釣的掛餌、下鉤和起鉤均比較麻煩,而且必須多人合作,但是釣獲卻相對比較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