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釣魚二,接上次給大家發的手竿釣魚、
3)、魚鉤的倒刺
很多朋友不願意用無倒刺魚鉤,認為無倒刺鉤只能釣小魚,遇到大魚容易脫鉤,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在魚進抄網之前,彈性良好的竿體始終對魚有一個拉力,只要本身勾牢了,脫鉤是不可能的。脫鉤,我們更多的還是應該從鉤型、線組的調配等方面多考慮。
無倒刺魚鉤不是跑魚的原因,這點倒是被很多人誤解了。我用無倒刺鉤很多年了,很難有跑魚的現象。在一個朋友承包的水庫,我用無倒刺千又鉤釣上草魚想讓它跑掉都很困難,一條魚至少要松好幾次竿才能達到目的,就這樣還是有一條草魚實在是放不掉,我才不得不把它帶走了。在四川的升鐘水庫,八斤的鯉魚把我的魚竿拉進水裏,最後把魚竿撈起來魚還在上面,我用的就是無倒刺魚鉤。
我們在釣魚的活動中,魚鉤很容易掛上我們的抄網、魚護、衣褲甚至自己的身上。如果用有倒刺魚鉤,那就很麻煩,很有可能只有停止釣魚而進醫院。而如果用無倒刺魚鉤就方便多了,特別是在比賽的時候更是如此。
4)、平鉤與歪嘴鉤
我們現在使用的魚鉤,一種是歪脖子鉤,另一種就是平鉤。所謂平鉤,就是整個鉤體都在一個平面內,這種鉤還比較普遍。歪脖子鉤就是鉤的鉤尖向一邊歪,目前市面上的歪脖子鉤不是很多。
魚的嘴是上下開合的,我們雖然不能簡單的把它看成是兩個平面的張合。但是我們也應該承認,在我們提竿的那一瞬間,魚的嘴在很多時候還是可以按照兩個平面來對待的。一方面是我們的鉤相對於魚嘴來說總是小的,這就相當於只考慮魚的嘴巴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我們提竿的時候魚嘴處於很隨意的狀態,不可能都是魚嘴緊閉的時候我們才提竿;我們的魚鉤從魚的口腔裏拉出來所用時間也是很短的,所以從上面三個因素來看,我們不少的時候是把一個魚鉤從兩片基本平行的“肉片”中拉出來的。不難想象,如果魚鉤本身也是平的,那麽魚鉤刺入肉體的概率就不可能是100%。如果魚鉤的平面和魚嘴形成的平面完全平行,那麽魚鉤根本就不能刺進肉裏。如果魚鉤的平面和魚嘴的平面只有很小一點的夾角,那麽魚鉤的刺入深度肯定很差,就是說此時魚鉤只能刺進一點表皮,這時極易造成中途脫鉤。只有當魚鉤的平面和魚嘴的平面有比較大的夾角時,魚鉤刺入肉體的深度才比較可靠。我認為,前兩種情況至少要占10%,說不定還要大些。至少我們可以說,在釣大魚所用的鉤裏面,平鉤是有設計缺陷的。在我近幾年的垂釣活動中,脫鉤的情況基本都是發生在使用平鉤釣魚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在遛了一陣魚之後,魚脫鉤而逃,檢查鉤組沒有任何毛病或損傷,這究竟是為什麽,都是平鉤惹的禍。
歪脖子鉤在設計上基本避免了這種缺陷,因為歪脖子鉤它本身就不在一個平面內,那種刺不進或刺入表皮的現象就基本不成在了。
在我們釣魚的活動中,脫鉤跑魚是很難避免的事情,但是應該承認,平鉤跑魚的概率要大得多。所以我選鉤會盡量的去選歪脖子魚鉤。
7、對幾種小配件的看法
在我們常用的釣魚小配件裏,有幾樣配件我認為有製造缺陷,有些配件的功能我認為根本就沒有必要。
反撚環及旋轉裝置。設計者認為,在遛魚的過程中,魚很容易打轉,為了不傷魚線所以就應該用這種裝置。這裏我們先不說幾米的魚線扭幾轉有多大的關系,我很懷疑這種裝置能防止魚線扭轉(我做過試驗,下面的魚線轉了好幾圈,可是反撚環一動不動)。更何況這種極細小的反撚機構在製作時很難保證其製作質量,我們遇見的反撚機構脫落的情況還少嗎。在釣小魚的時候用這種反撚環(8字環)還可以,如果是釣大魚我看還是不用反撚環為好。不用8字環主線和腦線又怎麽連接呢,所以我就自製了一種小銅環,具體做法如下:
取直徑1.4毫米圓銅線,在直徑3毫米的鋼輥上繞成螺旋狀,然後截成一個一個的小圓銅環,整形後用錫焊焊牢。這種用錫焊製作出的小圓銅環是完全可以承受釣魚的拉力,這種圓環我用了十來年,從未拉開過。
8、餌料
現在,顆粒魚飼料越來越普及,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它,這是釣魚餌料的好東西。顆粒魚飼料和其它顆粒飼料不同,一般的顆粒飼料扔在地上,今天沒有被吃掉還有明天。顆粒魚飼料是往水裏扔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