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臺釣的釣友,都必須跨越一道門檻,那就是調漂,這對初學臺釣的釣友起到了啟發和引導作用,從而加深了對臺釣調漂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水平。
調幾目釣幾目,這是常說的一句口頭禪,但它必須反映客觀實際,魚情不同;漂情不同,調釣的目數也不同。遺憾的是不少人在說漂時,只說調幾目釣幾目,而忽略他所指的是什麽材質的漂,是軟尾漂還是硬尾漂,是一支漂尾有幾目的漂。這樣一來,他說的是那種漂,你學的是這種漂,他說調幾釣幾管用,而你學著去做卻不那麽管用。

也有些文章把調漂說得過於復雜,用了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言詞,別說初學者,就是有一定臺釣基礎的人,也會被弄糊塗。再是用過激的言詞去否定已被實踐證實了的一些基本調漂方法,如把"調四釣二"說成是騙局,或把高手調漂說得神秘兮兮;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這都不利 於臺釣的推廣和提高。坦誠的說,現 在成名的臺釣高手,,在早期有幾個人不是從"調四釣二"開始學起的?尤如一位博士是從小學一年級啟蒙一 樣。因為臺釣剛傳人大陸時基本上 用的都是七目軟尾漂,七目軟尾漂 不從調四釣二開始學起,那應怎麽 學起?當然,後來七目以上的硬尾漂 普及後,調漂有了新的變化,那是十 分正常的事。

1993年臺北市仁德釣魚會會長 徐晃先生對我說:"不管漂尾長短, 學調漂先從漂尾的一半調起,釣目也從調目的一半釣起,然後自己去慢慢摸索。"從那以後我開始學臺釣,學調漂也是從最簡單的調四釣二學起,慢慢積累了二些心得體會,曹在十三屆和十五屆全國釣魚比賽申兩次獲得領隊組手竿第三名。為了消除初學臺釣釣友的疑慮,我說一下最基本、最簡單的調漂方法。

1、 孔雀翺七目軟尾漂, 從調四目釣二目開始學, 調四目或三目半是七目漂尾的一半,是居中目,這樣大致可將調四目以上為靈敏,四目以下為遲鈍, 這主要是劃個大致的界線便於區分,然後從二目釣起, 餌"略大於黃豆粒,這就是常說的調四釣二, 當然這也說的是釣底。魚情正常時調四釣二是適合的釣法,魚情不13、 正常時, 一般不要輕易動調目,只要上下移動釣目。往下可釣二目、半目甚至平水。往上可釣三目、四目,流水時可釣五目、六目,這時子線已彎曲在水中。調目確定後,釣幾目合適,就要靠自己上下移動浮漂去摸 索了。初學者如此,高手也是如此,當然高手早已跳過調四釣二這個初 級階段了;

巴爾杉木漂尾十目的硬尾 漂。它的居中目是五目(十二目是六 目、十四目是七目),可以從調五的 三或兩目半開始學,26、 釣目也是調目 一半,上下都有余地,也能保證兩餌 沈底,釣幾目合適仍然要根據魚吃 食的情況,上下移動浮漂,增減釣 目,以達到正常上魚的目的。

初學臺釣的釣友存在一種 共同的傾向,那就是喜歡靈敏,他們 認為既然靈敏是臺釣的優勢,就以為越靈敏效果越好,結果卻適得其反,回報他們的是空鉤連連,弄得手忙腳亂,疲憊不堪,釣不上幾條魚來。所以初學臺釣時在魚情正常的情況下把漂調得不靈不鈍或遲鈍些,如七目軟尾漂可從調四釣二開始,轉向調四釣三、調四釣四,或降低調目,改為調三釣二、調三釣三,把調目調低些,把釣目調高些,僅適合魚情,也便於觀察。調三釣三下餌落底,上餌也輕觸底,釣餌在池底的狀態符合魚吸食的基本要求,漂上的反應也較真實。這是一種老老實實的釣法,掌握這種基本方法後,再向縱深發展就有了基礎,道理也容易弄明白,不要一開始就去追逐高手們的調漂方法,那是華而不實,自陷泥潭。

對漂的要求勿需太高,初學臺釣不了定要用價格昂貴的高檔漂。在競技池以外的水域垂釣,普通漂一樣能用。我在參加一次釣色比賽時,由於行前匆匆,臨場才發現漂盒末帶,無奈只得向旁邊一位剛學 臺釣的釣友借了一支漂。這是一支軟尾六目塑料漂,漂尾較粗,所以一 開始我就調三目釣二目,後改為調 三釣三,上魚情況一直很好,在這場80多人參加的比賽申,我輕取第一 名。當然,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基礎,特別是在競技池參加比賽,擁有高 檔漂那是必要的。

總之,臺釣調漂並不神秘,只要 你不好高鴛遠,而是腳踏實地,從最 基本的方法學起,不需要多久就會 有心得體會,從而跨越這道門檻就 不再是難事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