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釣法為民間傳統釣魚方法之一,是一種比較容易學習掌握的釣法。本方法用在夜釣黑魚可以說省時、省力、收獲大。
釣具組成:鉤用伊袖9∽10號鉤,線用10∽15米長0.4∽0.5毫米粗的尼龍線,無墜,末端連接在25∽30厘米的木樁上。
釣餌:土青蛙、小魚、小泥鰍,其中以土青蛙為最好。
時間:夏、秋季;夜晚。
釣法:準備好以上釣組50付左右,釣點選擇在黑魚經常出沒的地方,其中又以水草密集的地方為佳。放樁釣以傍晚時下鉤,夜間或清晨起鉤為好。用長竹竿將水草當中扒開50厘米直徑大小的白水區,白水區一般做在離岸5米左右處,然後用長竹竿將掛好釣餌的魚鉤放在水下60厘米處,魚線放在水草上防止魚鉤下沈,最後將木樁插在岸邊,做好標記。
第一次用樁釣夜釣黑魚就喜獲豐收,那是1989年夏天在安徽老家,我和弟弟克忠準備幾十付釣具,傍晚到附近的小河邊去投放,該小河長有幾十裏,從來沒有幹過,黑魚也較多。我和弟弟順著小河邊選擇水草密集的地方下鉤,下完鉤天剛黑,回家等待。第一次用這種方法釣黑魚心裏沒底,又怕黑魚上鉤後會把魚線或木樁拉斷,約二小時後我和弟弟決定拿著手電筒去看看。發現其中的一根線拉得筆直,我用力拉線,線上有魚掙紮的動作,拉到岸邊時實在拉不動,原因是魚線上纏住許多水草,弟弟下水將水草和魚一同抱上岸,扒開水草用手電筒一照裏面有一條2.5千克的大黑魚。初戰告捷,我們非常激動,我們繼續查看下面的魚線,發現另一根魚線也一樣拉直,慢慢將魚線收回,這次沒有掙紮感,但魚鉤上也纏繞著很多水草,弟弟將水草弄上岸,將水草慢慢打開,發現裏面有東西在蠕動,弟弟說:“蛇!”,我也嚇了一大跳,定下神來仔細用手電筒一看:原來是條大黃鱔!這天夜裏我們收獲很大,共釣到黑魚8條,二條黃鱔。
後來我把這種方法告訴村裏的朋友們,他們也釣到很多的黑魚。
最後告訴朋友們:蛇有時真的會上鉤,所以要註意防範蛇,關於蛇的防範,本站以前專門做過講解,現在將不在敘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