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快 隨魚而變———釣鯽魚     首屆《釣魚》雜誌“讀者杯”總決賽對象魚賽場定在南京勝利圩釣魚基地進行。

    頭一場我的釣位是三號池13號正中間,根據比賽前的試釣情況得知三號池的魚比四號池要小但也要猾一點,而且中間的釣位比塘兩邊的釣位水要深,魚要少,加之我這已是第二天釣,又是中間位,這場魚一定更不好釣。進入釣位就忙著做賽前準備,我使用的是3.6米的“三七調”軟竿,0.6號主線、0.3號子線、3號鉤、3號軟尾漂調2目半根據魚的吃口再定釣目,餌開了兩份一份用的“速戰”、“夏鯽”、“冬鯽”按1:1:0.2的比例混和後加入1:1的水撒上“老鬼5號鯽”調成一份可搓可拉比重適中微腥的餌;另一份用“丸九的四季”、“黃鯽”1:1調成的一份清淡型的搓餌。(當時考慮到經過前一天的釣放魚已受驚,用第一份餌主要是誘魚進窩,用清淡的本味餌是減少餌料中化學物質對魚的刺激,以便魚大膽吃食進嘴)8時整,一聲哨響,比賽開始了。我先搓餌找底順帶誘魚,但魚漂還在下降中就有魚接口,提竿卻無魚,看來這池裏的魚已很亂了,我也不管了,堅持先找好底再從2目釣起(如果不找好底,魚情發生變化,心裏沒底也會不知怎麽去應變的)。這時窩裏已誘來了魚,漂到釣目就是很好的一個下扌屯提竿就有魚,我保持著一分鐘2、3竿的節奏,一直搓小餌把魚壓在底下釣。就這樣釣了50多分鐘,釣了有30多條魚吧(上魚頻率雖不快但很穩,有口基本就能中魚)。

 

這時我觀察到在我右側邊釣位"老鬼"公司的方南教練在用拉餌釣,速度很快連續中魚,可能要比我多了,我也拉吧,可才釣了幾竿,就發現魚開始變亂,餌入水就有魚搶,但中魚率很低,連續空竿。重又搓餌往下壓著釣,可已壓不住了,釣餌根本到不了底,沒辦法只有走險招,隨魚情而變吧,把漂拉下20公分釣離底,抓漂在下降中的入口信號,可穩定的中魚率已沒有了,從改用拉餌到這場比賽結束也只釣了10余尾魚。一數魚左邊釣手26尾,我46尾,方南教練36尾(他也是在後幾十分鐘裏魚變亂命中率低,上魚不多)看成績單到我這裏已是3分,還有8、9個釣手的魚沒數,最少也是7、8分了(晚上看成績單真的是8分)頭一場就打砸了。(這場比賽最大的失敗是沒有堅持自己的釣法,還有是在魚情變亂時應對的方法不多。看來對這樣的魚情還要多練才行。)

 

    雖然第一場就受到打擊,但比賽還要繼續,第二場抽了個不錯的釣位六區1號“大邊”心說“時來運轉了”。到釣位一看是上風位,再向上場裁判打聽,這個釣位前場的釣手上魚並不多(60來尾),釣得多的都是下風處的大號位(8、90尾)我說嗎?好事也不會輪到我啊!不多想了,想也沒用。不一會,第二場比賽就開始了。竿、線組、漂、餌料都是和上一場一樣沒換,可魚情的變化太大了,經過頭場餌料的刺激魚已變得很興奮,多個層次都有魚。第一竿拋下去漂一立起就有魚搶餌,輕提竿上了條漂亮的紅鯽魚,可接下來又連空幾竿(開始我還想著搓大餌把魚壓下去,可根本不行),就這樣釣了10多分鐘只上了幾條魚。也在這時我在一次上魚中發現了異常(因有風拋鉤後我無意識的壓水線比正常的動作快了很多,等漂一立起就發現已有魚吃死口,提竿就中魚)。在接下的時間裏我有意識的加快了壓水線的速度,保持拋鉤的節奏,細心觀漂,中魚率達到了90%,到比賽結束釣了90尾,比我左手邊的釣手多出30多尾,得了3分。

 

    這場比賽在重復中發現了異常,加之餌料的狀態好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提示我在釣魚中要善於在重復中發現異常,抓住了就是意外的取勝之道

 

最後一場我抽到2號池一區6號位釣大鯽魚,不好也不壞,但受到第二場的鼓舞自信心大增(只要拿下這一場拼進前32名還是有可能的)。這場竿、線組沒變,漂調到3目半,又重開了兩份餌用“丸九四季”、“黃鯽”、“水の峰”按6:2:2的比例和了一份清淡的搓餌,用“夏鯽”、“速勝”、“5號鯽”開了一份比重輕的拉餌,當時的考慮是經過兩場的釣放,大鯽魚對味重的餌已有戒備,開口變小,但對本味餌還會吃。比賽開始後,我註意到窩裏還留有魚,星星點點的水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