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得法者事半功倍。”說白了,掌握一種好的方法,便可花費小的勞動力,取得大的成效。特別是創造性思維方法在海釣或淡水釣期間的恰當運用,又品嘗著魚獲佳果的美美甜香,從而給休閑垂釣披上一幅幅誘人的面紗。


  這裏,我想結合自己多年海釣和淡水釣的實踐,淺談一下垂釣者運用創造性思維方法解決具體問題的途徑。  中國釣魚人網


  一、求進思考法。其又被稱為縱向思維。垂釣者依照事物各個發展階段進行思考,從而預測出下一步的發展趨向,確定創新的課題和同發展趨向相適應的研究內容。大凡與海釣打過交道的人,都有一個切身的體會:懂潮汐,好釣魚。因此,便逼迫熱心海釣之迷圍繞潮汐這一事物各個發展階段去進行思考、動腦,拿出潮汐運動每一時期的有效對策,設法讓天時地利人和達到有機的統一。在長期的海釣實踐中,我通過邊釣邊提出問題,邊琢磨解決問題的思路,選擇打開"寶葫蘆秘密"的上乘鑰匙。結合潮汐漲落不同階段的運動方式,提煉與歸納出了三條妙計:“一是‘滿、枯潮尋邊釣’;二是‘二、八潮,搶時釣’;三是‘半潮,悠閑釣’。這既預測了潮汐下一步發展趨向的特點,又有所針對地創造了各有差別潮時段的具體良謀,為從容休閑的海釣敞開了方便之門。


  二、求全思考法。亦稱橫向思維。垂釣者把思考對象從水平方向上,依照各個相關部分與特點進行思考,從而找到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的方位,確定如何改進。譬如說秋天用餌釣六線魚用活沙蠶或幹沙蠶皆可,當到了初冬再用曬半幹的沙蠶釣六線魚,給人的感覺已是力不從心,是因為還沒有將冬季水寒的因素進行思考,故在釣法上還停留於秋季的釣法上,對此我的感觸頗深。冬季水相對秋天要寒冷,魚對一般的幹餌難以激起食欲的熱情,改了活釣又依據魚嘴活動較僵硬的特點,在釣法上側重以釣慢為主。就是讓釣餌於海底提起放下數次,以引起六線魚的註意,隨後沈底不動,有魚咬鉤也不提,直到見鉤餌被拉走或竿梢抖動方提線,往往是十拿九穩。由此可見,求全思考法在海釣中對於完善釣魚活動釣法的創新、釣具的改進以及釣餌日趨拉近魚類易於接受的距離,都是不可低估的。


  三、反常思考法。是指打破思維的定勢,擯棄習慣性思維的模式,違反常規地進行思維的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決定了思維運動的非直線性。其思維者善於在“可能”發生的事情中預想到“不可能”;更善於在“反常”的情況中看到“正常”,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不可能”中打開通往“可能”的坦途。2003年4月12日我於金洲城東北角的水源地釣淡水魚。整日墨守著“春釣淺”的常規,並依此作為選擇釣點的尺子,結果到天黑與同釣的一比,人家魚獲明顯多,自己只釣了3千克多。第二天,照舊去舊地重釣。此日,天空的雲朵忽多忽少,最高氣溫為攝氏19度,最低氣溫為攝氏9度,西南風4~5級,是春日釣魚難得的佳期。恰好在早上6點已將釣具一應擺上了釣位,在掛上釣餌後舉目水面,我挑選拋擲的最佳方位。思前想後,一反常態,我把昨日的釣淺改為當日的重點釣深。沒過20分鐘,深處的竿紛紛鈴聲響起,一條條150克以上的大銀鯽進入魚護,而近點的竿還是按兵不動。以至後來又采取的“草多的地方找泥灘”,“泥多之地找草處”的策略,實踐證明極為奏效。


  四、逆向思考法。又謂作反覘(CHAN)思維形式。就是從事具體活動的人,善於將所面對的問題倒轉過來去探討對策。是一種從已知去發現未知的重要方法。這一方法說得明白一點,則是當自己看到一種現象後,立即想到它的反面:“如果倒過來……會是啥樣?”如此一想,就會使自己擺脫舊框框,沖出困境的氛圍,迎來“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垂釣新天地。愛好海釣的人,常常為釣餌的花銷傷一番腦筋。尤其是北方沿海的魚友,還要面臨著釣餌淡旺季其價波動的困擾,能不能在鮮餌的旺季價低時購入多些,可鮮活的保存又是一大難題。使濕變幹、叫活成死的逆向思維變為了解決此問題的鑰匙。所以在春秋好挖時,多挖些;價格便宜時,多買些,將鮮活的巖蟲或優質的沙蠶,用酒泡上5~6秒,置於通風處曬半幹或幹,再用塑料袋密封好,安放在冰箱的冷凍室,到了釣餌的淡季,幹的用來釣蝦虎魚,半幹的用於釣黃黑魚,既少掏了個人腰包,又省卻了常換餌的煩惱,可謂一舉多得。中國釣魚人網,釣魚人的網上家園 www.cnfisher.com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