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塘釣魚的策略 肥水魚塘釣魚技巧 為什麽肥水塘的魚難釣,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食物充足,魚根本沒有饑餓感,當然也就沒有覓食和進食的欲望;二是溶氧匱乏,魚和人一樣時刻離不開氧氣。如水中的溶氧量達不到正常值,輕者魚會厭食、拒食,乃至浮頭,重度缺氧就會窒息死亡,出現“翻坑”現象;三是水溫不適宜,夏天如出現悶熱天氣,水溫升高,魚會感到難受,當然不會吃鉤。


  找到了肥水塘魚難釣的癥結,便可采取相應的對策。
 

  一、選擇最佳的時間    就季節而言,應選擇早春、仲春和仲秋,暮秋出釣。因為這兩個季節氣溫涼爽,水溫適宜,少有氣壓低的悶熱天,水中缺氧現象基本不存在,而暮春、盛夏和初秋的肥水塘最易缺氧,因此魚最難釣。
 

  就一天而言,白天好於晚間,上午好於下午,傍晚好於淩晨。夜間是魚和浮遊生物耗氧最多的時候,尤其是魚密度較大的池塘,耗氧量更大,出現“翻坑”多在夜間和淩晨。上午太陽出來後,經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會使水中的氧氣得到補充,缺氧現象會逐步緩解和改善。中下午這個時段,水溫迅速升高,魚吃不消都躲了起來。據此,到肥水塘垂釣的最佳時間為上午7時至11時,午後4時至8時。
 

  二、選擇適宜的天氣    什麽天氣不宜到肥水塘垂釣?悶熱天不行,多雲或陰天也不行,因為這樣的氣象會導致低氣壓,高溫度。水中氧的溶解速度變慢,溶解度變小,水中的溶氧量會低於4毫克/升,勢必呈現缺氧現象。那麽什麽天氣適宜到肥水塘垂釣?刮風天,下雨天以及風雨過後,因為刮風能打破氧分層的格局,也就是說,使水面表層氧多,中層次之,下層缺氧的局面發生改變,形成上、中、下的水循環,天降雨或風雨之後同樣是一個道理,就是水中的溶氧量大大超過了低氧值,魚自然會吃鉤。
 

  三、選擇適當的釣位    到肥水塘垂釣,在釣位的選擇上要恪守“三釣三不釣”。
 

  是釣流水不釣靜水,流水含氧多,魚具有趨氧的本能,故會向氧多的水域遊弋,因此在魚塘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下鉤,應是明智的選擇。而靜水恰恰相反,勿須多言。
 

  是釣浮不釣底。底層易缺氧,魚會更換泳層向上活動,因為上層的溶氧量多於底層,據此要改底釣為浮釣,或許小有收獲。


  是釣草不釣光。草經光合作用能生氧,有草的水域溶氧高於其它水域,魚自然會向水草處聚集,有經驗的釣手理應在水草處下鉤。
 

  四、選擇對味的釣餌    凡是肥水塘,決不缺餌,多數魚不會有饑餓感,但是也不能斷言全塘的魚都不進食,關鍵是所用的餌是否對魚的胃口。用雞鴨糞做飼料的魚塘,要在釣餌上拌上1~2滴臭豆腐湯,但不易過多,餵豆餅或玉米面,要在基礎餌裏摻上該塘的飼料,餵顆粒就用顆粒釣。如果釣餌對魚的胃口,在池塘不重度缺氧的前堤下,肯定能釣到魚.中國釣魚人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