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食主要是以麥敷為主,用好麥敷是釣包食的關鍵,以中粗和粗麥敷最適合用來做包食,細麥敷,我建議釣友們不要使用。

如果所釣的水面沒有小魚鬧窩,最好用粗麥敷,小魚較多,就用中粗的麥敷。我一般在麥敷裏對米比較多,比例是10比2的比例,最好是碎米,不過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對碎玉米及其他的飼料,但不要對粘性較強的飼料。效果,一般的包食下到水裏在1到2鐘可以化掉就算不錯了,不過最好的包食是在入水後一分鐘之內化掉為最好,因為霧化快,才可以引來更多的魚,所以為什麼要用粗麥敷的原因就是這個道理,這一點和臺釣餌料有相似之出,這也包食釣到大魚多的原因。

如果在密度不是很大的水域包食釣草魚和鯿魚建議包食窩子量加大些。 麥麩加米酒汁調合而成,其中可加入菜餅粉或玉米粉或小米。麥麩餌的幹濕度,也很影響上魚率,原則是調幹,成粉末狀為好。只要能將麥麩餌包裹面餌外層,能用力捏成團入水前不松脫就行。

用“包食”初釣時,先捏成比乒乓球大;待魚聚成窩,“包食”每次比拇指甲稍大即可。在用麥麩餌包裹面餌用力擠捏時,不必擔心裏面的鉤尖露出面餌。當天沒用完的麥麩餌,同樣可放冰箱上層冷凍,下次用時就特香了。

其實,面粉或麥麩中加稀釋曲酒或香精等成份做的“包食”餌,釣魚效果都不錯。只不過“包食”應用原則還要註意,一是垂釣水域中必須有一定數量的魚;另一是“守株待兔”為好。 如果再摻些豆餅菜籽餅之類的東西製成糟食,一連釣幾天,越釣越多。或頭天晚上打窩效果也不錯。

面粉:面餌是用白面粉加米酒汁調合攪拌而成。面餌稀濕度,是影響上魚率的主要因素,原則是以稀為好。以面餌包繞鉤時,既不易用手捏成團,基本成團後又不易露出鉤尖最適宜。面餌調幹了,魚兒不喜歡吃;面餌調得過稀,當它和外層麥麩餌入水後,又易造成魚鉤露出太多(特別在有風浪情況下),同樣影響上魚。

浮漂:包食底釣的浮漂的調整一般是空鉤半水調平水,或著是調到浮漂緩慢下沈兩種。正式施釣時則釣浮標露出一到二目。如果在大風大浪的時候,浮漂就會出現“走水”現象,那麼浮漂就要調到緩慢下沈的狀態,好讓釣鉛墜到底。

註意:送包食入窩點時要輕輕帶著風線,以便餌團準確進入窩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