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鯽魚中魚餌狀態的變化探析  中國釣魚人網 隨著臺灣釣法的日益普及,釣鯽魚的人越來越多。1996年全國釣魚比賽,手竿釣鯽魚占了50%的份量。每年一屆的鯽魚“釣王賽”,更是吸引了大批釣鯽高手。與此同時,我國釣魚運動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局面。無論是釣鯽比賽或平時釣鯽魚,魚餌總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這項技術領域中,可以分為魚餌的選擇和魚餌的使用兩方面內容。這裏我們要說的是後者。當你確定了所要使用的魚餌品種後(可能是單獨一種,也可能是多種魚餌及添加劑的混合),從和食開始即可算是魚餌的使用。其中包括魚餌的軟與硬、松與粘、輕與重、大與小等方面的學問,並且相互之間還有著緊密的關聯。那麼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魚餌的狀態應該怎樣隨之變化呢?下面將對此作些探討。
一、軟與硬魚餌的軟硬,主要取決於和食的加水量,正常狀態的軟硬度應該象耳垂兒或嘴唇一樣。如果過硬,極可能會出現跑魚的現象。因為當食太硬時,鉤從食中脫出穿透魚嘴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可能鉤得薄,當魚用力掙脫時即會脫鉤。食過硬的另一個缺點是霧化效果差,且這將影響誘魚與集魚的效果。若魚餌過軟,將很難拋出,並且在下沈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後鉤上基本沒食了。
 二、松與粘魚餌的松與粘取決於和食時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魚餌過粘或過松,與過硬或過軟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對軟硬進行調整。當食硬時,少搓幾下即可,起到與正常食相似的作用;當食偏軟時,多搓幾下也可當作正常食使用。這種調整的餌料與正常餌料在作用上的差別,我們後面還要講到。目前市售各種鯽魚餌料,對搓食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見的東峻鯽餌,必須多搓才能使用,有時為了增加粘度,還用熱水(開水)和食。而日本的丸九黃鯽餌(一目),則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種鯽餌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過和食中的搓來達到理想狀態。如果多搓還達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熱水和食外,還可通過加粘粉或白面來滿足粘度的要求。但這類方法通常極少使用。當需要降低餌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時,一般只加雪花粉。這是一種無色、無味、無粘度的膨化飼料,減小粘度的效果極好。中國釣魚人網 此外也還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鯽餌,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餌等,但其中都帶有它們自身的味道。當這種味道與你所用魚餌的味道相輔時,亦可使用。粘度與硬度通常關系比較密切。當食過硬需要加水時,必然要通過搓揉和勻,一搓便會過粘。食過軟加幹食後多搓。同樣也會過粘。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註意調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三、輕與重這裏所說的輕與重,是指魚餌的比重。這已是釣鯽用食中較為高深的問題,需達到一定的水平方可涉及。簡單來說,比重大的魚餌下沈快,但不利於魚的吸入;比重小的則相反。此外,食的比重對浮漂的靈敏度還有影響,調漂時要考慮到食的比重這一因素。比如正常的“調4釣2”,食重即偏鈍,食輕則偏靈。一般說來,粘硬的食比重都較大;松軟的食比重則較輕。食的比重可以通過校漂時測試。比如你對的是4目(空鉤半水),上好雙餌後拋入水中看漂尾下沈多少。一般應以下降3~4目為宜。如下沈過多,需將漂對得再高些;若下沈過少則應對得再低些。當然,這與漂尾的粗細以及上食的大小還有著直接的關系。
四、大與小釣魚時,上食的大小是一個既簡單又重要的問題。即使是在正常情況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為食的大小起碼是應隨著魚的大小而變化的。然而即使如此,總歸還要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一般來說,象泡開的黃豆那麼大就差不多。魚餌過大,影響魚吃食時順利吸入,會有漂動沒魚的現象。也可能吸人後魚嘴鉤得薄而脫鉤。太小則不利於窩子的形成,誘魚效果不佳。
五、異常餌料的使用在普遍情況下,魚餌總是按正常狀態來使用的。但每次釣魚,水下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要做到針對各種不同的魚情來調整餌料的狀態,是提高上魚率的重要手段。先說魚食大小的變化。在剛開始下鉤時,魚餌一定要大,目的完全在於誘魚。當魚逐漸開始上鉤時,可將餌的大小恢復正常。如果上魚的速度越來越快,便應改為低於正常的小餌。這一方面可提高魚吃食的準確度;中國釣魚人網 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集魚量過大,魚群亂搶食誰也吃不著。若上魚率有明顯降低的趨勢,則應加大魚餌,邊釣邊註重誘魚。水淺的魚塘常有這種情況。魚餌的比重與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