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幾種臺釣常用的餌料和相關釣魚方法  餌料  中國釣魚人網   餌料是很重要的,釣魚比賽既是釣技的比賽,又是餌料的比賽。使用魚不喜歡吃的餌料,釣魚的效果肯定不會好的。
   臺灣的釣魚愛好者十分重視餌料的研究和使用。許多人既是釣魚愛好者,又是餌料(還是釣具)的研製者或經營者,邊試驗邊改進,因此在餌料方面是比較先進的,尤其是釣鯽魚,羅非魚(非洲鯽魚)的餌料效果比較明顯。
   臺釣大都使用一些進口粉狀餌料,有專釣某一種魚的專用餌料,也有釣各種魚的通用餌料或叫萬能餌,把水加進餌料裏和成團,就可以掛鉤釣魚,這與傳統釣法中使用面團或其它粉狀餌料掛鉤釣魚沒有什麼不同。廣州釣友感到面團效果不理想,喜歡用魚鉤反復濕水沾面粉,然後投進水裏釣魚,這種廣州釣法也屬同一類型。這些釣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九是所用的餌料容易取得,便於保存,攜帶和調製使用,餌料下到水裏以後,容易溶散,誘魚效果好,除了起到釣餌的作用外,還起到誘餌的作用,也就是起到打窩的作用。所不同的是一些進口餌料,比較講究色、味香,針對性比較強,使用對路的話,效果非常好的。
   在釣魚活動中,我們常常聽到某某人可能有“秘密武器”這樣的話。秘密武器指的是在各方面的條件都相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魚光吃別人的魚鉤,不咬我的魚鉤,一定有什麼訣竅。說實在的,對某些釣魚的人來說,秘密武器是存在的,主要表現在餌料的選用和調製上。雖然大家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同樣的餌料和原料,但選用哪一種,用哪幾種配合在一起,哪一種份量要多一點,哪一種要少一點,這就大有學問。我們可以把釣魚的人比作大廚師,同樣的原材料調味品,隨著各人選用和調製的情況不同。有的廚師做出來的菜可能不怎麼樣,甚至令人倒胃口。這裏面就可能蘊藏著各個人的絕招,也就是所謂的秘密武器,不僅臺灣釣友有,大陸的釣友也有,這是不奇怪的。臺灣釣法釣鯽魚,他們使用的基本餌一般是日本或臺灣生產的鯽魚餌,地瓜粉(甘薯粉或土豆粉)等,牌號較多,還有各種添加劑,例如:南極蝦粉,香草粉,蠶蛹粉等等,由各個人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選用和調製。
   總的來說,臺灣釣法除了在餌料上有它的長處外,在垂釣過程中對餌料的使用也是有講究的。主要表現在: 中國釣魚人網 
1、 講究餌料的針對性。魚的胃口愛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正常情況下常常喜歡吃某一種東西,情況變化了就不一定喜歡。一般情況下,使用臺灣某個牌號的鯽魚餌,效果可能比較好,但如果天氣、水情、魚情的變化,用某個牌號的鯽魚餌效果就不見得會靈了,就得變換花樣,改換餌料或加上某種添加劑。臺灣釣友釣魚,一般準備的餌料,配製種類比較多,到了現場可以根據天氣、水情和魚情等方面的情況來判斷使用什麼餌料好。垂釣過程中,根據魚咬鉤的情況及各方面條件的變化需要,及時更換餌料。也就是說,一種餌料不行,就換另一種。不能不顧效果的好壞,一種餌料從頭釣到尾。在比賽中我們感覺到臺灣釣手過程中很註意對餌料信息的傳遞,尤其是在比賽開始階段或魚普遍咬鉤不積極的情況下,溝通餌料使用的信息,甚至傳遞某些人配製效果較好的餌料,這也就是加強餌料的針對性。
2、 餌料的調製也很講究。同樣的臺灣餌,有的調製的好,有的人調製,魚就不喜歡吃了。餌料調得太硬,下到水裏不容易溶散,誘魚效果不好;餌料調稀軟一些,誘魚效果好,但投鉤時容易脫落。臺灣餌料要在現場調製,現調現用,一般要按說明書要求加水,攪拌幾秒後,靜止幾分鐘,等它吸水膨脹後再進行揉搓,放誰多,搓得少就稀軟,放誰少,搓得多就粘硬。軟硬程度一般以下到水底後,一分鐘左右能成片狀溶化比較好。理想的情況是下水即溶化,沈到水底還剩1/2。如果釣點的水較深,餌料宜稍微硬一點,粘一點,免得餌料在下到水底前就溶化得差不多了;如果水比較淺,餌料則應稍微軟松一些,提高效果。
3、 重視餌料的保鮮。指的是註意保持魚所喜歡的餌料的色、香、味等本色,繼續保持餌料的良好效果。如果餌料變質,效果就會降低,要及時停止使用。目前通用的植物性或動物性餌料,加水調製後,時間稍長就容易變質,尤其在夏天氣溫高的情況下更容易變質,必須及時更換,重新調製。臺灣釣友垂釣,調製和更換新的餌料是很頻繁的,有時一倆小時就更換新的,絕不一次調製就釣到終場。比賽時,上半場調製的餌料,決不留到下半場繼續使用,目的就是保證良好的垂釣效果。
二、釣法
   臺灣釣法給人一種有條理,有節奏,按部就班,比較輕松愉快地把魚釣上來的感覺,具體做法和特點是:
1、 進入釣位
   進入釣位要註意釣具的擺放和操作的先後順序,盡量做到有條有理,這樣就不會亂套,不容易出岔子,不浪費時間,有利於提高釣魚的效果。
   例如:必須先取出竿架進行固定,然後才能取出竿、線、漂、鉤進行拉伸,連結,這個次序是不能顛倒的。如果竿架還沒有固定好,就拉伸魚竿,綁線,綁鉤,綁好後就沒有適當的地方擺放,很容易把釣線弄亂,把鉤,漂損壞,把魚竿踩斷,特別是釣魚比賽,來來往往的人多,很容易出差錯。
   又如,每一件東西的擺放都要有其適應的位置,由於臺釣用的是細竿、細線、小鉤,魚上鉤以後一般都要使用抄網,如果用右手握竿,左手使用抄網的話,抄網一定要擺在左邊。為了在魚上鉤以後不致分散釣者的註意力,左邊除了擺放抄網外。盡量不要再擺放其它東西,這樣就可以保證在不用轉移註意力的情況下,左手向下一摸就可以把抄網抓到手裏。魚護擺的位置也一樣,擺在竿架的左邊一點,把魚抄起來以後,裝魚就很方便啦!
2、 系線、系鉤  中國釣魚人網 
   臺釣用的是細竿,竿稍很細,綁鉤線部分一般都是一段很細的線叫腦線,連結釣線不能用掛環搭扣,一般的系線的方法是:先將腦線對折中間打一個結,要在離對折中間一厘米處。這樣的工作要事先做好。現在市場上有賣一種連結環,一頭系腦線,另一系主線。還有一種叫快速別針的,只要將腦線事先系在一個橡膠圈上,到釣場時,往快速別針上一搭就行啦!換鉤可以節省時間!我推薦大家用這種!還有竿頭的系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在竿頭上的線上打個結就行啦!然後主線的系法是:先把主線的一頭對折十厘米左右,在對折的線離頭九厘米處先打個結,再在離頭一厘米處在打個結。這樣就好啦!接著是把主線接在竿頭上,將釣線上倆個結中間的倆段線各找個活套,合龍後把竿梢上的線從倆個活套中穿過去,一手抓住竿頭線上的結。另一手抓住釣線,把活套拉緊就可以釣魚啦!釣魚完畢,需要解脫釣線,只要一手抓住竿梢,另一手抓住釣線線頭一拉就行啦!這種連結和解脫釣線的方法簡單、快捷,起竿時力量傳遞得快,效果比用連結器好!
3、 調整浮漂
   調整浮漂工作十分重要。浮漂調整得好,魚咬鉤或魚在鉤旁活動的情況都可以反應出來;浮漂調整得不好,即使魚咬勾,浮漂也會反應不出來,尤其是在魚不開口吃食動作輕微的情況下,很難釣到魚。我們常常聽到有的人抱怨說:“沒有魚,我的浮漂動也不動。”其實,不一定沒有魚,可能是魚咬鉤你沒有發現罷啦!
   按照臺釣調整浮漂,以漂露出水面的多少目(即標有顏色的格子)作為標準,一般是調四目釣倆目。調法分倆步走:
第一步:半水調漂。把浮漂向下拉到較低的位置,從浮漂到魚鉤的距離(水線長度)比水的深度淺,把魚鉤投進水裏,魚鉤不到底。然後在快速別針上包上鉛皮,使它和魚鉤的重量比浮漂的浮力稍微大一點點,投進水裏後整個浮漂沈沒在水中,再用剪刀把鉛皮一點點地剪掉,剪一點,投進水裏試驗一次,由於重量減輕,浮漂上浮,漂尾一點一點地露出水面,直至露出四目(格)為止,這時魚鉤和快速別針都懸在水中,不到底,這叫調四目。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