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餌料之蚯蚓裝鉤的方法 野外垂釣,很多釣友會喜歡用蚯蚓,蚯蚓是很多魚喜歡的餌料,自古被稱為萬能釣餌,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過有很多釣魚人為了裝鉤方便,用手把蚯蚓震死然後在裝,其實這樣的方法是完全錯誤的,裝鉤必須要保持蚓體的活性,才能最大程度上去誘惑魚類,還有很多裝鉤的方法也是很有講究的,下面根據各地野釣高手提供的裝鉤方法給大家總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把蚯蚓分為幾段,然後用頭部一段從蚯蚓頂部紮入,其它幾段應離開切口處2毫米左右紮入蚓體,然後把蚯蚓打個彎,再次紮入起到固定的作用。垂釣時也不會讓魚輕易地拉出或吃掉釣餌。
對較大個的蚯蚓,由於其體腔較粗,穿鉤後極易脫落。加之其自身蠕動,在水流沖擊和小魚吮吸下,經常是浪費了釣餌還釣不到魚。針對這種情況,采取彎曲橫穿裝鉤法,就可解決問題。方法是:將較大個體的蚯蚓分成幾段(根據釣鉤大小),釣鉤從每段蚯蚓的端部開始至末端,經幾次往復橫穿後,將鉤尖隱入段體內,外面看蚯蚓段呈“S”狀彎曲,這樣不僅利用了大個蚯蚓,裝鉤後還具有一定的牢固性。還可在分段後采用順體穿刺法裝鉤使用。方法是:先將魚鉤在蚯蚓段的斷口上方1~2厘米處橫刺穿過,彎回來再順段體一側(右或左),由外至內、由內至外幾次往返穿刺後,最後將鉤尖隱於蚯蚓段內,這種裝鉤方法就像縫衣走線一樣,能起到比較好的固定作用,對利用大蚯蚓釣魚,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由於蚯蚓段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一長。蚯蚓段就乏味了,加之小魚鬧鉤,蚯蚓段前端會被咬壞,這時可將蚯蚓前後調換裝鉤,將完整的一頭換到鉤前,乏味的一頭去掉少量的殘損部分,換至鉤後,經過這樣調整,不僅節約了釣餌,而且還相對增加了中鉤率。
中等大小的蚯蚓或較長的蚯蚓段,可用掛餌過柄的裝鉤方法,這就是將掛滿鉤後的長余部分延掛到鉤柄上。直至延伸到子線上,由於鉤柄部分有子線結合鉤柄頭,所以:與蚯蚓內壁接觸比較緊,加之蚯蚓段體受刺激後自然收縮,起到了較好的倒掛固定作用。這樣的裝鉤方法還有一定的儲存功能,當蚯蚓段前面被魚咬爛後,釣者可去掉前面被咬壞的部分,將後面的蚯蚓段適當前移。
鉤尖在小段蚯蚓上橫穿幾次後,將其固定在鉤尖上,而後在其下部加掛一個面餌,形狀不限且緊連蚯蚓段,面餌為固定小蚯蚓起一定的輔助作用,這種方法可有效地使用小段蚯蚓,盡可能多地釣魚。
大家用蚯蚓釣魚的時候可能有一點不太了解,具魚類專家分析,蚯蚓頭部後段的神經環,可以分泌魚類討厭的氣體,我們在垂釣的時候一定要去掉這個部分,否則會影響你的魚獲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