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著雨,四周一片漆黑,這是周六的清晨,昨晚做了一個重窩,淩晨五點來到釣點開桿,按以往的經驗下桿就應該有口。離天亮還有一會,黎明前的黑暗估計就是指這會兒吧!紫光燈的光柱照在浮漂上,由於冉冉升起的水霧一團一團的,致使浮漂時隱時現,兩只眼睛聚精會神的讀著漂的任何一個訊號,生怕漏看了那細小的送或是下黑的動作,那樣的一個動作預示著什麽呢?是預示著一條花鲹即將上鉤,因為花鲹進食的最佳時段就表現在早晚。那花鲹的身段是十分令人向往的,況且那花鲹上鉤後的手感簡直是妙極了。不然大冷的天,清早八晨的那個願去受凍挨風吹嘛?盯著!盯著!一個黑漂,抓桿、揚桿,空!手上沒重量,不一會又是同樣的動作發生,抓桿揚桿無果。反復數次後才發現:是專註了,太聚精會神了,加上水真氣的幹擾,漂根本就沒有動,原來是產生的幻覺。周六起了個大早,還淋著細雨,魚毛毛都沒看到,就這樣悄悄然的過去了。到晚上一無收獲,其它釣友或多或少都有斬獲,如果就此收桿打道回府,就光榮的參軍了。奇跡發生在星期天,餵了兩夜一天的窩子終於發了,早晨6.30分左右,斷斷續續開始上魚,到上午十點開始,直到收桿,基本上算作是連發(一支手桿),鯉魚、鯽魚、花鲹、鯿魚、左一條右一條的上鉤,可謂收頭結了個大瓜。
魚不大好釣,水退得很快也是原因之一,往年退到這個位置需三個月時間,今年只用了一個月多點,水退得越快,魚跑得越快(往深處)。
從釣位可看出來水的漲落高差有多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