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深處-圓島之戀
黃海深處,孤立著一個蔥翠欲滴的小島,這便是在大連港東南約40海裏外的圓島。這裏遠離都市的浮躁和喧囂,給人一種神秘的遐想和欲往探覓的沖動。這裏更是各種海魚的家園,讓釣魚人魂牽夢繞,到此一釣幾乎是每個大連釣友的夢想。但因航程太遠,非大馬力船不能到達,所以鮮有釣友登臨圓島。在下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多次來這裏施釣,每次也魚獲頗豐。2003年6月中旬的一天,事隔多年後,筆者有幸同眾位釣友再次來到這裏施釣,也終於圓了再次垂綸圓島之夢……
出 航
肆虐了幾個月的“非典”,憋得周圍釣友個個心頭窩火、眼珠子發藍,終於盼來了這次解除疫情後的首次遠海釣魚活動。離開船的時間尚有1個小時,“老虎灘”漁港碼頭上便齊刷刷地站了十幾位釣友。為了這次出海“遠征”,釣友們早已厲兵秣馬,從深海船釣、磯釣釣具的配備,到兩天一夜人和魚的“糧食”,甚至每個人還特地按船老大的吩咐,準備了一個足能裝40千克魚獲的泡沫保鮮盒,就連那重得要命的鉛墜,每人至少也準備了二三十個,只等到地方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了。
就在大夥兒齊齊地登上150馬力的大船、待要發出信號起錨出航的時候,一清點人數,單單少了平日嚷得最兇、家住沙區的小杜。急忙打電話聯系,家中沒有人接,手機又關機,性急的老劉等幾個老釣友發起了脾氣。正在罵罵咧咧的當兒,只見從漁港的高墻豁口裏連跑帶顛兒地鉆出一個人,從身上背的家夥看,必是咱們的“同類”,有人喊:“好像是他到了!”果然,工夫不大,這小子就氣喘籲籲地跑到船前,幾個釣友生氣地別過臉去,小杜滿臉賠笑地說對不起。慌慌張張地放下釣具箱,他就急忙尋找座位——還好,總算有個空地方,只是被早晨的海霧打濕,還有些水汪汪的。小杜拿出一張報紙仔細地擦了又擦,剛要扭身坐下誰知道這當口卻不合時宜的放了一個響屁,這夥計頓時滿臉通紅。就在坐立不安的時候,也不知道是誰來了一句:“非典時期還真講究衛生,擦完了還要吹一吹。”就這一句,登時笑倒一船,剛才那幾個生氣的釣友也樂得差點背過氣去,埋怨和惱火也頓時煙消雲散……
尋 魚
起航了,150馬力的大船上坐滿了20多位釣友。除了八九位釣友因為怕暈船要上島磯釣外,其余人都要去深海船釣。我作為本次遠征的領隊,除了在釣具上做了充分的準備,還在釣餌上下足了工夫:近5千克的鳥貝和一大盒巖蟲。
圓島是遼東半島沿海最南端的孤島,是我國領海基線點之一,因其形而得此名。整個小島長約300米,寬約140米,面積為4.2萬平方米,最高海拔62米。島上有燈塔、霧笛和無線電指向標等設備,被譽為大連海區第一燈。這裏屬於基巖形海蝕地貌,島的周圍礁石林立,溝塹巖洞遍布。該海區除了盛產高品質的盤鮑、海參等海珍品以外,六線魚、黑鲪等更是體態豐腴,特別是一些冷水魚如鱈魚等,個體普遍較大,七八千克的大家夥出水也稀松平常。
船以每小時10節的速度行駛著。“老虎灘”漁港到圓島足有28海裏,多數航程中只見四周一片汪洋。船出港不久,便見滄海茫茫,偶爾有幾只隨船盤旋的海鷗,倒也給大海平添了幾分生機。近3個小時的時間在釣友忙忙碌碌的準備中悄然逝去。透過海上的霧靄,圓島已近在眼前。遠遠望去,那圓島就好像一個碩大的饅頭漂浮在茫茫的大海上。
時近中午,釣船終於停靠到了小島西北角的簡易小碼頭,送上那些準備磯釣的釣友後,釣船繼續向東北方向行駛。在離島千米左右的深海之下,有一片大暗礁(俗稱東北疆),是歷來船釣的最佳釣點,我們的船就是奔著這個地方去的。十幾分鐘後,根據GpS定位儀的顯示,釣船下錨停泊在暗礁的東南。那天是農歷五月十二,滿潮為晚間7時09分,圓島地處深海,潮汐的漲落較之近海要早近1個小時。此時是漲潮的西流水,釣船順流站穩,正好卡在這片暗礁之上。此次圓島船釣,我特地準備了由大連怡通釣具公司專門製作的120號2.7米專用船釣竿,繞線輪為達瓦S350,主線為6號日產尤尼西卡編織線。主線端結大號轉環別針,下接一個長約50厘米的鋼絲天平,天平連接長達2米的副線,在副線上每隔1米再分出一個80厘米長的小天平,腦線長約50厘米,分別系在天平前端的轉環之中。鉤為韓國產21號狐形鉤,又在副線上接一個重約300克左右的大號鉛墜。另外,我還為夜釣準備了專用釣具,留待天黑時施用。
等我把釣具收拾停當,掛上鳥貝及大個兒巖蟲放線入水時,釣船前端已傳來釣友中魚的歡叫聲。扭頭一看,只見老劉已經將兩尾重約300克的六線魚甩進船艙,正忙活著摘魚上餌呢。這裏我的釣組剛剛落底,通過鉛墜觸底的感覺就知道此處正在暗礁之上,瞄一眼電子數字顯示器:水深46米多,去掉被流水拖動打斜的部分,至少還有38米左右。正琢磨這釣點是不是在暗礁根部,只覺得手中釣竿一震,我順勢下壓釣竿,略松一下再猛然揚竿刺魚,釣線那頭便多了一份沈重。上提2米,判斷魚已經被鉤牢,我又將釣組放回原處(深海船釣多采用此法,以免頻繁收線讓釣者勞累,等魚中鉤後再同時收線也不遲)。時間不長,竿體大震,我再次揚竿。頓時,那份沈重竟然將釣竿壓成彎月直指海面。擡竿已經不能,那份力道非單臂所能化解。我這邊不敢怠慢,手上較著勁兒似地快速回線。待釣線收盡,只見三只鉤各中了一條六線魚,每尾約有500克。我雙膀一用力,仗著竿體堅實,楞是把三尾大魚直接拎上船來。摘下魚獲後轉身扔進裝滿冰塊的保溫箱中,再上餌放線。這次下鉤又有魚訊——又是兩尾中鉤。在隨後的四五個小時裏,除中間大流魚訊稍稀外,基本上都是竿竿不空,除了肥碩的六線魚外,還有不少一二千克的鱈魚中鉤。全船的釣友也不時傳來中魚的歡呼。直到下午5點半,我看看保溫箱中的魚獲,已有十五六千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