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船位置:臺西漁港西南西方9.65裏的外海海域。

  釣法:下錨定位沈底釣法

  釣具及釣組: 120號船釣竿,母線可使用6到7號布線,子線可用6~8號碳纖線,連接子線的「絲柱」可用40~50磅尼龍硬線;..鉛重1~1.5 斤,.綁散尾,8號3門.鉤,使用天秤及加掛誘餌籠。

  釣餌及誘釣餌:南極蝦

  ~釣場簡介~

  該沈船原是一艘散裝的鐵殼船,數年前不幸遇到海難、沈沒於該海域。

  歷經多年的海流沖刷及海水的侵蝕作用,其船體的主結構已由西北方朝向東南方走向並斷成三截,在這三截斷裂的大殘骸中,其四周又散落無數的小殘骸;其殘骸的範圍總長度約60~70公尺、寬度約5~15公尺;該水域的深度從船體上部水深20~25公尺陡降到船體底部39~42公尺。

  在該海域的底部除了殘骸本身的結構體外、也在殘骸的周圍各自形成了沙質、沙泥質、泥質等不同的底質層底部;因而也隨著季節及各種魚類漁汛期的不同而引來許許多多各種魚類的棲息、覓食與繁殖。

  常見的魚類諸如黃雞魚、黑鮸、水鮸、金鱗鮸、海鱺、加誌、石斑、白格、崩頭、紅槽……當然免不了也有惹人厭的成仔。

  ※非常難得與令人訝異的是該沈船是目前在雲嘉海域唯一可釣獲黃雞魚的標點。

  黃雞魚

  學名:Parapristipoma trilineatum

  中文名:三線雞魚

  俗名:黃雞仔、雞仔魚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暖水、高鹽度之巖礁或人工魚礁的外圍寬闊水域。通常成群優遊,數量眾多,具有近海-外海洄遊之習性。以水層中的浮遊生物為主食。

  臺灣分布:臺灣四周海域之礁巖區及人工魚礁區皆可常見。

  漁業利用:漁期全年皆有,以夏季較多,以流刺網或手釣皆可捕獲,亦是休閑船釣經常上鉤的魚種。煮姜絲、味噌湯或炭烤皆不錯。水族館亦常飼養以讓人觀看其群遊習性。

  -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