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瘋狗浪?海釣常識 圖
 

  “瘋狗浪”是一種長波浪,它是由各種不同方向的小波浪匯集而成,遇到礁石或是岸壁即突然強力撞襲而卷起猛浪,它也可能是由許多碎浪組合而成一條較長的波浪,遇到V形海岸即有極大的沖擊力。三是該海浪的生成起因於風的送刮,持續的東北季風吹刮與同類風速共振的波浪,往往生成巨大的湧浪,這層巨大的厚水塊到達岸邊後,將作用力傾瀉於海濱某一海角,崩註的浪塊就是“瘋狗浪”。四是專家們的看法並不一致,有學者認為是,移動性的小風暴,或不同波長、方向的波浪相位特異疊加所造成的。
  瘋狗浪既然是一種俗稱;而且以瘋狗來形容此種害人的波浪,也多少透露一點傳神之意。一般人所謂的瘋狗,就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指稱真正的瘋狗,隨時隨地見到人都會咬,它是在一種瘋狂的狀態。第二種說法是,此種狗平常是正常的,毫無異狀,但在某一種特別的情形下,會如瘋狂般的咬人,此時有人也會稱它為瘋狗。
  一)兇猛強烈的海浪,不斷地侵襲海岸,岸邊只有人垂釣或遊泳,則很容易被海浪卷入,這是“第一類型瘋狗浪”一如同真正的瘋狗,見到人就攻擊,避免災害的方式,就是遠離它。有專家認為“瘋狗浪”是長湧浪造成的,而臺風與季風都有可能產生長湧浪。經查證有部分「瘋狗浪」事件確與臺風有關。 顯示目前所有能找到與“瘋狗浪”事件有關之臺風路徑或天氣圖。可以發現民國80年10月10日上午4時及6時,在八鬥子及附近的八尺門各發生一次海難,此事件之“瘋狗浪”可能是長湧浪造成,且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二)天氣良好,海上平靜無風,突然在岸邊出現一道大浪,沖擊海岸,此時如岸上有人,則很容易被卷入海中,這是“第二類型瘋狗浪”一如同正常的狗,突然張口咬人,很難預防。前面提過每年5至7月及10至2月的時期所謂的瘋狗浪事件出現較多,其實這就告訴我們這種事件與季風有關。臺灣的地理位置處於季風區,每年大約6至9月吹西南風,而10月至隔年3月吹東北風,其餘時間為季風轉型期。波浪的大小與風的強度,吹風時間的長短及風在海面吹過的距離成正比。然而季風並非在臺灣附近才有,它吹到臺灣時其吹風距離都有幾千公裏,例如東北季風強盛時,吹風距離可由日本北海道算至臺灣,因此在季風季節中風的型態是非常適合波浪的成長,這一種在遙遠地方形成而且能夠跑到臺灣的浪就是我們所稱的湧浪(或較長浪),所謂湧浪就是離開吹風區的浪,因它的長度長較不容易在行進途中衰減掉所以可跑很遠。長浪另外有一個特性就是它的波高可以很高,因此在季風強盛的季節中,就經常有大湧浪出現,當大浪出現時,將海邊的人卷入海中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那為什麽在東北角海岸所謂的瘋狗浪事件發生的頻率最多,其原因不外乎東北海岸線剛好正對著東北風吹來的方向。同理可推,臺灣西南海岸在西南季風的季節就比較有大湧浪出現的機會。
  瘋狗浪事件發生的第二個時機就是臺風來臨的時候,其實嚴格說來應該說是臺風湧浪來臨的時候。任何人都知道臺風附近有大風大浪,但是在臺風區以外雖然沒有風卻有湧浪,而這種湧浪卻比東北季風的湧浪更危險,因為東北季風來臨時都會連帶有風雨,釣魚朋友們自然知道天氣不太好,較有警戒心,可是臺風的湧浪來臨時臺灣可能不在臺風的暴風圈內而且天氣可能相當晴朗,在海邊活動的人就較沒戒心。就像1996中秋節後9月30日晚至10月2日期間在東北海岸就發生了四次落海事件。當時基隆並沒有刮風下雨,可是臺灣東北部外海卻有葉慈及隡恩兩臺風,其所造成的湧浪極為強大,東北角海岸平均波高曾經達到10米高。因此有臺風在臺灣附近不管在南部、東部或北部時,釣魚朋友必須格外小心湧浪的出現。還有臺風形成的大浪可能侵襲臺灣任何海岸,就看臺風的位置而定。
  潮汐的漲落也與大湧浪有些關系。當有落海事件時,其時間大部分是在滿潮時刻前後,或許漁友們認為在滿潮時刻上魚的機會較大,釣魚的人數較多,因此落海事件的發生機率也相對得增加。但是另外一點大家必須註意的是當滿潮時,尤其農歷初一,十五附近之大潮時期,滿潮時刻海水位最高,海水的水深較深,大浪也因此較容易沖上岸來,此時刻也必須小心。
  海中的浪高時大時小,我們很難在一個波浪過後預估出下個波的高度,這也就是波高的變化有隨機性。但是相信漁友們在海邊釣魚時可以觀察到另一現象叫群波現象。波浪侵襲海岸時,大都是幾個波成群過來,一群過來後波浪馬上小下來,但不久後又有一群大浪過來,每群波浪可由1個至數個波浪組成,往往是一群的前面幾個浪不很大,但中間會有幾個較大的波浪,此大浪後面就是較小的浪
  當群波過來時,前面幾個浪沒有上岸,但其中較高的浪可能就上來了,這就說明為什麽大浪來時並不是每一個浪都會上岸,但是忽然就會有幾個較大的浪打上來把人卷下去。或許這就是被稱為瘋狗浪的原因。<BR><BR><BR>  對於第一類型瘋狗浪,我們已經可以在岸邊很明顯地看到它不斷地拍打海岸。也就是說岸邊已經是風大浪高,而居然尚有人勇敢地在海岸垂釣或戲水,如發生海浪卷人的意外,往往是遊客個人奮不顧身所造成的。
  而第二類型瘋狗浪,往往海邊沒有大風浪的徵兆,很難走避,比較容易傷害到岸邊釣客或遊客。這一類型的瘋狗浪,比較難預防,正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對象。<BR>如何防範瘋狗浪
  (一)危險地點:海床坡度很大的地方,也就是說離岸不遠,水深馬上變得很深。這種海床,會使得碎波位置非常接近岸邊,因此碎波水墻會很容易沖上岸上。這些地方大致包含下列所在:
  1.突出海岸的礁石。
  2.直立壁上近海面的平臺或海堤。
  3.防波堤,尤其是燈塔附近的防波堤。
  (二)危險季節:
  1.冬季季風強烈吹襲的時候,風強浪大,海邊自然波濤洶湧,此時不宜到海岸地帶釣魚或戲水。通常在臺灣冬季,黃海或東海已有冷峰產生時,後續的東北季風非常強勁,所產生的海浪,會直接侵襲海岸,可能產生「第一類型瘋狗浪」。
  2.夏季臺風季節:(1)臺灣本島已進入臺風暴風圈,也就是說氣象局已發布海上及陸上臺風警報,人們應該避免進入海岸地帶,可以防止「第一類型瘋狗浪」的產生。(2)海上雖有臺風尚離甚遠(如臺風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或在南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