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鯛是近海暖水性名貴底層魚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體色艷麗,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真鯛的俗名為:加吉魚、紅加吉、銅盆魚等。棲息於水深20~60米、水質清澈、藻類叢生的巖礁海區,結群性強、遊泳迅速。真鯛主要以底棲甲殼類、軟體動物、棘皮動物、小魚及蝦蟹類為食。適溫範圍為9~30℃,最適宜水溫為18~28℃,有季節性洄遊習性,表現為生殖洄遊。

  位於浙江象山縣東南方向東海近海海域的魚山列島野生真鯛一般3齡達性成熟,產卵期為每年的10~12月初,12月下旬返回較深海區越冬,來年的3月份,隨著水溫的慢慢升高,開始由深海向魚山列島巖礁區移動、覓食。因此,根據魚山列島真鯛的生活習性及洄遊規律,垂釣真鯛的季節應為每年的4~12月初,其中5月底~11月底是垂釣真鯛的盛期,釣獲的真鯛一般在1000~2500克,個別的達到4000克左右。

  一、主要裝備

  1.竿:釣竿是磯釣運動中最重要的裝備之一,一支品質優良的釣竿,使釣手判斷準確,將失誤減至最低,其輕巧的重量,優異的反發力,更能令垂釣者充分享受搏魚的樂趣。因此,以選用1號或2號輕磯竿為最適宜。

  2.繞線輪:以選用紡車式繞線輪為主,型號在1000~2000型,線容量為4號母線可裝100米,合乎輕巧原則即可。但一定要保證出線裝置的順暢。

  3.浮波:魚山列島垂釣真鯛,應根據釣場的深度來決定使用何種浮波。我們一般都采用負鉛量為0.8~1.5號的中通式浮波。但應選擇那些自重高、重心低、表面體積小、乘流性好的浮波。一顆好的浮波能使你對魚訊作出正確的判斷,更能顯示細微的訊號,使魚吃餌時進入水中的阻力變得更小。

  二、釣棚

  到過魚山的釣友都知道,同一個釣位,釣獲量往往差距很大。分析其原因,我認為釣棚是決定釣獲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知道,釣棚就是全釣組的長度。釣棚的位置跟魚的泳層是息息相關的。有些釣友可能沒有認識到釣棚與泳層的關系,只是習慣地固定好釣組便開始垂釣。要知道魚的泳層是隨著潮水漲退、氣溫、水溫等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因此,設定釣棚應註意以下幾個問題:1.要了解魚山列島真鯛的生活習性及覓食方式。2.要測量出釣位的深度。3.註意觀察潮水的流速和流向。4.魚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其泳層,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棲息地,所以,溫度變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