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魚種:黑鲪的習性及釣法  

  施釣黑 的釣法攻略

  黑 屬肉食性近底層海洋魚類,在施釣釣法上因釣點不同也各有差異。

  1、磯岸探釣攻略:磯岸采用探釣釣法是一種較為便捷、實用的釣法。選擇大潮汐時段出釣,釣點應選擇在磯礁下水深3米以上,海底多暗礁、縫隙、礁洞或海溝縱橫交錯、海面礁間浪花翻卷泡沫帶處,以及退潮後露出海面礁石上多海生植物、貽貝等的該礁根部。手執釣竿找準釣點垂直放線抵底,然後回線上提至主線繃緊。隨著浪湧每隔數秒快提慢放一次晃餌、誘魚。黑 覓食多為窺探吞食、急速掉頭遊離“兩步”,故反映在釣竿上為:竿稍輕微點動——竿稍帶動竿體大彎。此時應立即揚竿剎鉤,黑 必向下或斜向掙紮要線。快速搖動線輪手柄回線,直至魚出水面,順勢輕挑魚必乖乖上岸。如魚個體較大,需在領出海面時,看準魚頭方向用抄網抄入。

  2、堤壩前打攻略:前打釣法屬於直感釣法,專用的竿特別靈敏,鋼絲U型導線環緊貼在竿壁上,3號線50米左右。也有專用的釣線,一般是紅、綠兩種顏色很醒目。每25厘米線段分色,便於測量水深。釣線比重大、落水快、阻力小。在鉤柄扁的部位咬上咬鉛,也可以在鉤的上方子線上加咬鉛,根據水流大小調整。一般咬鉛用2B-3B的,流水大時也可以加到5B。餌用活蝦或貝類或小螃蟹。最好用應季出水的小銀魚,並取部分打窩。一般多在堤壩上釣壩根下的黑 。施釣時根據水深調節線的長度,慢慢放入水中,中途不要停頓。等到底之後,慢慢提起50厘米左右高度,釣線呈M形再輕輕提竿放下,反復如此。如有魚訊竿稍會有明顯反應,有時小魚鬧鉤也有明顯感覺。釣組入水下沈過程中,還要隨時註意,中途時常有黑 吻鉤。

  落入釣法需要專用的“目印”。即類似淡水用的七星浮漂類型。目印一般用3號尼龍線,2-3米的線長不等。線上邊每隔5-10厘米就有各種顏色的泡沫紙圈作為浮漂,長一厘米左右。落入釣法需根據釣竿的長度來選擇目印。咬鉛不能太重,剛好能帶動目印慢慢下沈即可。施釣時,將目印放於釣點水面,采用執竿在水面上畫圈的方法,使目印盤在水面上慢慢隨著釣餌下落。此時要仔細觀察目印動態,如果有魚訊,目印下沈速度會突然加快,此時立即揚竿剎鉤,黑 必中。

  3、磯岸溜釣攻略:磯岸溜釣黑 在大連地區已有近40年的歷史,因其“主動出擊”,形成“人找魚”的釣法而深受大連釣友的喜愛。施釣時,釣點多選擇在鄰岸不遠的暗礁密布的深水區,遠投掄竿拋線不必太遠,一般在50~80米左右。待感覺到鉛墜帶動釣組剛剛輕觸海底,需立即揚竿後下壓竿稍緩緩收回幾圈釣線,帶動釣組使水下釣餌如小魚遊動般誘魚吻鉤。稍停,待鉛墜再次落底,仍如前番再次揚竿下壓竿稍緩緩收線。此釣法,黑 吞鉤往往在出其不意間發生。即,或慢慢收線、或揚竿回帶時釣線帶動釣竿突然有一個阻礙反應動作,緊接著釣竿受力大彎並伴有黑 掙紮要線的下拽反應。此時應立即揚竿剎鉤,快速收線至近前將魚挑於岸邊。采用帶有配重浮力的EVA材料的橢圓形浮漂溜釣釣法,也如上述。只是此法更科學,利用浮力原理最大限度地減少鉛墜掛底的幾率。

  4、磯岸遠投釣攻略:磯岸遠投釣黑 ,是施釣黑 最簡便的一種釣法。其釣位的選擇多在岸邊磯礁、崖頭。釣點也多選擇在磯礁、崖頭的前方海面下的暗礁區、海流流經範圍及邊緣部位。釣組匹配完畢將釣組遠投至所釣釣點,待釣組抵底後,回線稍繃緊主線。將釣竿呈45度角傾向施釣海面架於岸邊磯礁或專用竿架之上靜候魚訊。如采用數支竿同時施釣,可采取在每支釣竿竿稍處夾上小鈴鐺,以保證及時判斷魚訊。夜間施釣可在竿稍處將直徑3毫米的夜光棒用透明膠帶固定,以利準確判斷。此釣法全憑竿稍部位的動態來判斷魚訊。當黑 覓餌時,反映在竿稍的魚訊為先是竿稍輕微點動或夜光棒輕晃、鈴鐺輕響,後竿稍帶動竿體劇烈抖動。此時應立即揚竿剎鉤回帶釣組,並以最快速度將魚拉離海底,以免掛底跑魚。此釣法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施釣釣具越來越精良,但在釣法上仍沿襲和保留了前輩的精華。

  5、浮遊磯釣攻略:用浮遊磯釣釣法施釣黑 ,是近些年來原專攻鯛科魚類釣法在大連沿海的一種創新及變革。施釣中仍需要采用拋打誘餌聚魚的方式,只是在誘餌製作上除粉餌、蝦磚外還需加進比重較大的碎塊貽貝等以加速誘餌快速下沈。釣點的選擇應在磯礁外延的潮流流速較緩或反撥流及浪湧翻卷形成的泡沫帶的周邊。拋打誘餌以少量多次為主,根據流水所示誘餌方向恰好到達所施釣釣點為最佳。釣組匹配應根據釣點水深調整至離底30~40厘米左右,並結合潮水漲落隨時調整。有黑 吻鉤時,反應在“阿波漂”上一般情況為正常漂動中突然原地停頓並伴有“阿波”不規則晃動,然後斜向或直接“拉黑”。此時需及時揚竿剎鉤,黑 必中。浮遊磯釣黑 因多在水下暗礁區施釣,中魚後常常出現釣組被黑 拖入礁洞、縫隙等現象,對此,中魚後應力挺釣竿以最快速度將魚拉離海底至中層,待黑 力道貽盡再慢慢收回至腳下,用抄網抄入。以浮遊磯釣“阿波”釣法的觀漂方式釣獲黑 ,其感覺十分美妙。5年前筆者前往青島參加全國友好城市邀請賽,在比賽駐地“中苑”號船尾采用此法施釣黑 ,幾乎百發百中,不到1小時就獲半斤以上黑 近20尾,惹得當地和外地參賽選手紛紛圍觀,驚嘆不已。

  6、船釣攻略:船釣黑 釣點的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施釣的“內容”與“質量”。沈底式船釣黑 釣點的選擇應盡可能來圍繞以下三種類型來確認。

  一是水下暗礁區。盡量選擇在圍繞毗鄰島嶼、明礁、磯跎附近的水下暗礁區、溝壑、縫隙、水下陡崖的夾角、坡底以及海生植物生長處的周邊地區為釣點。因為這種釣點多是集群海魚的棲息、覓食活動場所。特別是那些較大的暗礁縫隙、溝壑和海洞穴處,多會是大黑 潛伏和蟄居的“家園”,將釣鉤下到此處,常常會有意外的驚喜。2005年10月9日,筆者在大連星海灣南“絕石”海域,船釣海底暗礁溝隙釣點,就曾釣獲一尾5.3斤的大黑 ,為當地近海海域多年來所少見。

  二是“沈船”釣點。沈船釣點的形成及集魚原因、釣點選擇等,在下曾在以前的釣魚雜誌上做到詳細的敘述,在此不再贅述。不過,筆者在這裏還要補充幾句的是,施釣黑 ,以沈底式船釣方式施釣沈船釣點,切不可多拴釣鉤。因為大多數沈船基本上被魚網纏裹或多是不規則的廢鋼爛鐵,極易掛鉤失墜並跑魚。以每組釣組最好拴一到二枚釣鉤為好,系鉛墜的副線也不要太粗,以免掛底後掙脫困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