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鱸魚利齒的海釣鱸魚策略
往往都會是金目鱸,如果是冬天,則變成是七星鱸.不管哪一種鱸魚,面對它們的第一項考驗就是,利齒跟銳利的鰓蓋.所以,當釣友將這種魚當作是目標的時候,除了找到魚群之外,另一項重點就是,防止魚線被鱸魚弄斷.
我歸納出幾種對應鱸魚利齒的策略.
A:加大線的號數.
B:改用鋼絲線(須在池子沒做限製的情形之下).
C:多準備一些綁好的絲腳,斷了就換.
D:改用大鉤子,避免魚咬到子線.
E:子線上加裝防咬管.
其實這些想法不只是我個人通通都用過也想過,相信許多人也是一樣.至於怎樣的策略是好的,其實端看釣魚的人自己的自身需要,如果想法不同,所對應的對策自然也不會一樣.原則上,耐磨跟持久性,絕對是首要考量,尤其海釣場裡時間就是金錢,不斷的花時間在綁鉤子上,火氣一定會上來,一直斷線一直重綁,我個人相信絕對不會有人一開始就打定這樣的對策,除非你家開釣具店,除非你一個人釣魚,旁邊附帶一些幫手幫你綁鉤.
加大線的號數?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源自於我老爸,我老爸在世之時,算是釣野生金目鱸的高手,目標魚少說都是4斤以上的大金目,絲腳小則60磅,粗的100磅都有.老爸也常愛說,鱸魚是野魚,根本不怕粗線.早些年,我也沒懷疑過老爸的名言,剛近海釣場釣金目見面就是用20磅跟15磅的子線7號鉤在做釣.但是,我剛近海釣場那一兩年,海釣場的金目鱸平均大小都還有1斤多到2斤之間,講真的,用以上的配備還算綽綽有餘,但在接下來的歲月裡,海釣場的金目鱸平均體型往往都在1斤上下徘迴,這樣大小的金目鱸,說真的20磅線真的會出現"挑線"的景況,這裡也就是說,這項對策不是絕對而是相對,在相對應的魚體之間來作線徑粗細的更換,有其必然性,一味的用粗線,打算一整節都不要斷線的思維,往往咬度會呈現遞減的效益.一般來說,現行體型的金目鱸,我大概使用12磅跟10磅的軟線來打,你會有疑問,為何不用碳纖線?
簡單一句話,"以柔克剛",硬線對利齒,往往會導致線的磨損,而碳纖線是一種包覆式製作的線,外面的保護膜破壞,線的各部吃重就會失衡,況且,打鱸往往是靠活餌,軟磅線跟碳纖線在活餌靈活度呈現上,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這就是筆者捨碳纖線而選擇磅線的原因.
再來是大鉤子能否抗咬?也是一種相對性的概念,沒錯!鱸魚的嘴巴全張,可以塞得下很大尺碼的鉤子,但不見得咬不到子線.一般來說2斤上下的金目鱸,我會建議用上管付チヌ8號到10號的鉤子,不建議用管付ソイ鉤,因為鉤身過粗,活餌容易被鉤死.而1斤上下的金目鱸我會建議用上管付チヌ6號到7號鉤,這樣的大小會很剛好,吞進嘴裡的機會大概是20%左右.
最後,是筆者從釣白帶的經驗借助的一樣超有力幫手"防咬管".我必須承認,釣了這麽多年的海釣場,我只會前面幾招,我沒有想過防咬管這種東西.基本上,我幾乎也沒見過人家這樣用過,但,它確實是那最後20%的守護神,跟棒球比賽的救援投手一樣.再加上了防咬管的磅線,原則上已經沒甚麽好挑剔的了,只是要在拋投前稍加留神,你的防咬管是不是在鉤子的上方,如果還露了一小部分,還是枉然.至於要不要用螢光或夜光的系列,見仁見智,晚上的話紅色的夜光防咬管會多了點優勢而已.
鋼絲線,好久都不曾用它了!基本上海釣場不禁鋼絲線者幾希,而且鋼絲線的保護膜一樣會被利齒破壞,表示說,這次釣完如果下次要用,恐怕就生銹了,斷是不見得,但會釣得心驚肉跳的,而且鋼絲線比碳纖線更硬,概括的先前提到碳纖線的弱點,還加上一樣很致命的缺點,掛底的話怎麽辦?
相信只要掌握了幾樣對的策略,鱸魚爆桶不是什麽多困難的事,剩下的是操竿技巧防止洗鰓跟爆沖,這些下回再分解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