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1:路亞釣法(不管是軟餌及硬餌)都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釣法,甩鱸使用的餌也一樣,國內現在使用假餌也不外乎這二種,而且還是硬餌占多數,不過二種餌各有千秋,筆者還是喜歡用鉛頭加軟蟲釣法為主,硬餌之次,因為多年實戰證明,它具有拋投準確上鉤率高適合全遊層搜索,經濟實用等諸多優點,(我的個人意見)因此是值得推廣的.

  2:學習甩鱸是一件很苦的事,同時,甩到鱸魚也是件很樂的事,可謂是苦中有樂,初學時會常常打龜,有時假餌換了一個又一個,還是不見魚上鉤,還會懷疑假不靈等等,這很經常,我在學習甩鱸初起期也常常這樣的經歷,但當我第一次用假餌釣到鱸魚時,從此堅定了我用假餌的信念,一直至今愛不釋手.因此在這裏我告訴大家,要想學好甩鱸技法也要化一翻精力的,不僅要多實戰,更要多動腦,從失敗中找原因,一定會取得成功的,這就是"梅花香自苦寒來".

  3:我這裏所介紹的一些經驗與你所在的地域有差異(特別是北方沿海與南方沿海地區).因此釣友不可一一照搬,我希望我的經驗之談能有拋磚引玉作用,就心滿意足了.不過,鉛頭軟蟲硬餌這些硬件是南北方能通用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只是在氣候特點潮汐地型魚的洄遊季節等因素上,你要多下點功夫研究了.

  二 問答

  1:用大型鉛頭鉤甩鱸時,碰到小鱸魚吃口差怎麽應對

  當你甩鱸魚,如果使用的是大型鉛頭鉤甩鱸,常會感覺鱸魚有咬鉤的感覺(明顯有力一頓),卻不見魚上咬,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是一:潮水緩和,二:天氣相對穩定,鱸魚食物鏈豐富,三:潮時未到,四:氣溫低,鱸魚食欲差等因素存在.這時,你必須更換路亞來應對,首先可用小型鉛頭鉤加小型軟餌進行甩釣,如果這招不靈,再更換軟餌色彩試甩,有時效果會出奇的好,假如再沒效果,你可使用小的米諾及軟體帶鉤餌來甩釣.效果是很好的.筆者出現這種情況是常使用小型軟體帶鉤餌來甩的,實踐證明很有用的。

  這種釣組相當簡單,即子線線經約0.6MM長約50MM,子線直接綁在軟餌鉤上,子線另一端綁在轉環墜上,轉環墜重可根據潮流緩急來選擇,一般重在20-30克之間,也可用通心墜來代替.轉環墜的另一端綁在主線上.這樣就可甩釣了,一般來說,換上這釣組甩時,如果靈驗,第一二次即可中鉤,不過須註意的是由於軟體鉤鉤條相對較細,中魚後如果魚大,曳力不可調得太死,以防拉直了魚鉤.

  2:磯釣時釣到鱸魚,為什麽路亞就沒了?

  答:磯釣時上鉤鱸魚這是經常碰到的,特別是上春及深秋後最會出現,這種鱸魚多數個頭不大,且顯分散狀遊在礁邊,很少有群體,與我們所說的甩鱸不同,甩鱸是在有潮流的地方,而且有群體出現的可能,因此,你在磯釣釣到的地方用路亞自然效果不好,即使釣到也是偶然的,如果你在磯釣時流急處常釣到鱸魚,用路亞效果就會好得多.

  3:秋末初冬甩鱸地理位置及標點如何選擇?

  地理位置及釣點的選擇:,秋末這段時間,凡以西島嶼潮水能清的地方,(指潮水清渾交界處,如大西寨小巨黃澤六橫等地段)可說都有鱸魚甩了,每年這個季節,往往越往東邊外海島礁鱸魚反而少,即使釣到,也不會有大的群體,而往西島礁則有一定數最的鱸魚.而隨著氣溫的下降,東北風西北風的增多,以西島礁潮水清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魚群也隨之東移,這時的釣位也漸漸東移,直至強冷空氣來臨前,外海島礁都可能出現大的鱸魚群體.

  釣點選擇:秋末初冬的釣點選取擇與海蜓鱸魚時有點不同,因為海蜓鱸魚季節鱸魚主食是海蜓,而海蜓往往在礁邊浪湧處或近礁邊洄流區,所以礁的周圍都有可能甩到鱸魚,而現在起,礁邊的海蜓鯔魚都開始少了起來,近礁邊已吃不到可口的食物,所以鱸魚只能放棄這些地點,尋找食物豐富的礁邊,現季節的主食變為吃帶魚絲龍頭魚(花才)為主,而這幾種小魚在近礁又不太有,多數在小礁暗礁及孤礁流較明顯的地方,所以鱸魚也會出現在這些地方捕食,以結累越冬所需的能量,這種現象氣溫下降越劇明顯,鱸魚的攝食地方改變越明顯,氣溫越低,魚越*近暗礁,而且遊層也越深,如果強降溫的出現,鱸魚則遊向更深海區,因此,在選點時,一定要考慮天氣的氣溫下降狀況,當然,水溫的變化與陸地是有所區別的,一般說來初冬的氣溫與上春相同的話,水溫春季明顯低於初冬,這與人的穿衣一樣,上春與初冬同樣的氣溫,上春的衣服卻比初冬穿得多.所以上春的鱸魚釣點更深.另外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盡管秋末初冬鱸魚洄遊的基本規律是這樣的,但每年的天氣變化是不一樣的,冷空氣來得也有早晚,所以,鱸魚的洄遊時間也不一樣,有的年份來得早,有的來得遲,當氣溫下降到一定值時,多數育肥的鱸魚已遊向深水區,而一部分比較瘦弱的鱸魚為了結累越冬能量,有可能還留在原地繼續攝食,這時上鉤的鱸魚非常瘦弱,意味著大多數鱸魚已開始越冬了.因此,選擇釣點一定要考慮上述因.。

  4:怎樣選擇咀頭釣點?為什麽要選擇在咀頭標點甩鱸?

  這裏所說的咀頭釣點,就是指大島嶼有明顯的凸出的山脈走向,礁形向外延伸的山岬凸角區.或者大礁有明顯的凸出礁形.過去民間甩鱸前輩有名言叫:門頭門尾咀頭咀尾甩鱸好釣點.這裏所說的咀頭咀尾就是指這樣的地形.

  那麽,為什麽說咀頭是甩鱸的好釣點呢?大家知道,鱸魚喜歡潮流的刺激,有潮的地方往往溶氧足,由於凸出山岬地型關系,潮流易在咀頭形成明顯流帶,小魚也多,為鱸魚提供了良好的食物鏈,所以鱸魚常在這樣的地方捕食,甩到的機會就多.

  5:甩鱸標點為什麽多數在礁邊?

  要弄清甩鱸魚為什麽多數要選擇礁邊,先來講講礁與魚的關系:

  魚類附集礁附近的種類非常之多,據調查已確定的魚種就有120種以上。鱸魚和黑鯛、石鯛等魚種,魚體幾乎不接觸固體,但距離很近。

  魚類附集礁附近的種類非常之多,據調查已確定的魚種就有120種以上。鱸魚和黑鯛、石鯛等魚種,魚體幾乎不接觸固體,但距離很近。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