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的六個鐵的紀律,把我好利好釣魚  海釣鐵律一:釣魚不懂潮,純粹瞎胡鬧。

  ”海釣非同淡水釣,潮汐的漲落對其有很大的製約性。為此,作為海釣的“加盟”者準確地把握潮汐運動的不同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本人十余年岸釣、“圈”筏釣和船釣的實踐,歸結起來要做到三知。第一,要日知大小潮。這裏所涉及的日,是特指農歷。在要踏上釣魚之路時,定要心中有數當日是農歷的初幾,才便於敲定是船釣還是岸釣。每月的初一至初三和十六至十八為大潮,潮的漲落幅度大,魚亦極其活躍。大魚尾隨著餌群湧向近海,於相對風平浪靜的海灣擴腹充饑。此時,若棄船釣為岸釣或島上磯釣則甚為得體。每月的初七至初九和二十二至二十四均為小潮,浪不高,水不急,乘船或蹬“圈”筏在距岸較遠的島嶼深水區或海珍品養殖區提線也好、揮竿也罷,都會大開你釣魚的眼界。

  第二,要時知黃金段。潮汐的一漲一落,是海水運動的不同表現形式。在兩種差異的運動方式上,不等的時間具有截然不同的運動特點。

  通常人們把潮汐的一漲或一落的六小時又十二分,統稱為十分潮,每一分潮大致的時間是37.2分。因此,對於釣魚人而言掌握具體潮起潮落的幾分,是絕對必要的。就拿我們常掛在嘴邊上的釣“二、八潮”和“半潮”為例,是指潮退去的二分與漲到八分。簡單點說,當平潮過後的12分鐘,開始退潮。例舉的二分潮,基本上是在潮開退的1小時15分前後。而漲八分潮,是潮開始漲的4小時58分左右。同理潮汐漲、落的半潮,自然是易於換算,不再贅述。這樣的三個釣魚黃金段的準確把握,不僅僅是能有備而往,而且是能最大限度的使自我緊緊把握垂釣的主動權。

  第三,要常知海流形式。海流是潮汐在水平方向上的一種變化態勢。其主要是三種正反的表現形式:急、緩流,回、憩流,明、暗流。它們與魚的活動,是息息相關。大潮流急,小潮流緩。“大潮大咬,小潮小咬,無潮不咬,”這道出的便是海流對魚索餌趨勢的影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