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精靈
上 篇 我喜歡釣魚,但算不上會釣魚。我在釣魚時遇見一個青年才稱得上喜歡釣魚和會釣魚的。可以說他是一個熱愛釣魚的瘋子,會釣魚的精靈。
我第一次與他相識還是幾年之前。我先到釣點後已開始有魚上鉤,他在我的右則四、五米距離,一邊擺椅抽桿,一邊斜睨我釣魚,嘴裏對我發出中魚的提示。
“快提,上鉤上魚了”。我趕緊揚桿,果真一條鯽魚吃在上鉤。
“快快提桿,下鉤上魚”。提桿,真是下鉤上掛了條小鯽。
“提桿,有條白條上鉤了”。不大不小的白條上岸入護。
“有鯽魚在品魚餌,註意”。浮漂顫抖上下點動,我格外集中思想盯著漂尾。
怪哉,真有能耐練就這本領,魚上鉤吃了哪個鉤都知道,未提桿魚沒出水面已先知道什麽魚,對於我真是不可思議。
我懷著對釣魚高手的敬意,有意與他攀談,他說他的家在這河東面約200米,我順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有一幢三層別墅,有幾間大屋坐落在西側,是他家的五金加工廠,他高中畢業未考上大學,在家裏幫助父母打理工廠,其余的時間全在河邊釣魚。
“現在大學升學率很高,你怎麽未考上。”他說“從小開始就喜歡釣魚,初中時人雖在教室但心在河邊,老師講的課根本聽不進,一心想著釣魚的事情,經常跳課去釣魚,各門課的成績總是倒數第一,總算到高中畢業,考大學也無希望。為了釣魚讀不進書,父親打母親罵也動搖不了我的釣魚愛好,只有老祖母時時護著我,指著父親說你小時也釣魚,跌進河裏事怎麽忘了。說的父親無言可說,只能深深地嘆口長氣”。
我說:“看你的人長的帥,釣魚釣的好,腦子定聰明。”他說:“我第一次聽到別人誇我聰明,我真的不笨,只不過我把腦都用到釣魚上,夜裏做夢也想著釣魚,坐在河邊釣魚人就覺的快活來精神。平時有人說到魚,我就豎起耳朵湊過去聽他們說魚的什麽事。凡是有人在河邊釣魚,總與他談談釣魚的事,聽他的釣魚經驗,嗅他的魚餌,摸他的魚桿。參加過上海體育局的釣魚培訓,有釣魚比賽總想辦法參加,也得過好的名次。”我想了想說:“你迷上了釣魚,你父母心中怎樣想的,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希望,你人也大了,要替他們想想。”他無語,好似若有所思。
太陽已西沈,準備收桿回家,我覺得他釣魚獨有一法,想要與他交個釣魚朋友,我拿出五只手磨鉤送給他,他也要把釣到的魚送給我,我說:“我的魚今天也準備送人呢。”他驚訝地說:“你也只釣魚,不喜歡吃魚?!”我接著說:“送給魚的人家就在這河西邊,離此距離最多一裏路,有次我在那邊河中釣魚,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女要買我釣的魚,她說就是特別喜歡吃長在野河中的魚,市場上家養的魚有怪味太難吃,吃了野河裏魚煮的魚湯能治她晚上失眠,如不喝魚湯晚上就是睡不著,比藥還靈。倒有這等事。我釣魚從不賣魚,也從未有人向我買魚,她既已求著我,就把魚送給她吧,已經送過她二次魚,前一次送魚時她硬要把自己種的玉米送給我,這次我要還她人情。你能不能和我一樣把魚送給她。”他點點頭。我順口說;“你離她家近,今後釣的魚,也可以送給她,她會很感謝你,多做好事受人尊重,你自己心裏也開心。”
下 篇
去年的十一國慶節,1號家中歡聚,2號又到與他相遇地方釣魚。剛有魚上鉤時,有二名外地口音的青年朝我奔過來,向我高喊:“不要釣魚啦!不要釣魚啦!”我心中一驚,這河是野河,怎麽?環顧四周沒有任何養魚的告示,正思忖著,他倆已到我面前,開口問我:“你姓孟?”我說:“是。你們怎麽知道?”“我們找的正是你,前二年你在這裏認識的青年,今天是他結婚的大喜日子,他在家別墅三層樓的陽臺上向河這邊看見到你,說是認識你,是他釣魚的朋友,派我們代他請你參加他的婚禮。”太突然,“你們是?”“我們是他家五金廠內工人,今天都參加他的婚禮。”我依稀想起他的模樣,但與他交往也就是僅一面,不好意思的。“他再三吩咐無論如何都得請你去。”他十分有意。我又毫無準備啊,頭戴釣魚帽,身穿釣魚馬夾,下穿舊褲子,一副釣魚翁的樣,糾結啊。他們三下二下幫我把釣具收拾停當,已在前面帶路了。
我遠遠看到他家院子前有一個充氣紅色大拱門,院子空中拉滿五顏六色彩條,每個門窗上貼著雙喜,院子內好多人,他和他的祖母、父母已站在院子大門前迎接我,我大步走向前給他們賀喜,他向他的祖母、父母介紹說:“這是孟師傅。”他父說:“老早就聽說過孟師傅,謝謝你,謝謝你來參加我兒子婚禮。”我拿出一根魚桿送給他,說:“沒有準備,只能以魚桿作禮,請諒解。”
婚禮還沒開始,他的祖母陪著我喝茶攀談,祖母說與孫子感情很親,孫子的什麽事祖母都知道,渾身充滿喜悅的祖母說起了孫子婚姻的故事:上次你帶他送魚後,後來他又送過幾次,現在孫子結婚對象正是娶她的女兒。有一次送魚時,看見她生病發熱的昏昏沈沈,丈夫是遠洋輪上工作出海在外,女兒在上海市區復旦大學讀書,一個人在家生病無人照顧,萬一夜深時有個三長二短,孫子勸她應馬上去醫院治療別耽擱,立即打了120救護車電話,陪伴在她身邊去醫院,依病情要她住院,孫子替她辦理入院手續,代繳了五千元押金,扶她化驗拍片,忙上忙下,直等到她的女兒晚上來醫院以後才回家,隔天孫子又送去住院的生活用品,帶點水果給她,同病房的人誤認為我孫子是她的兒子,誇獎她有個孝順心痛娘的好兒子。她出院後,孫子又送了幾次魚。她家去多了,村裏的人閑言閑語說孫子與她的女兒在談戀愛,我和他父母想男大當結婚,孫子也不小了到結婚年齡,物色一個人去她家提親,沒想到幾天後她就答應,就是還要征得她女兒同意。原來孫子和她女兒是同校同屆不同班級的高中同學,但過去他倆沒有什麽來往,後來她女兒回話說:可以先從交朋友開始,為婚事可能她對女兒作了正面的思想工作。她家正派,我 家也富實,二家相距不遠知根知底,二家結親我們大人非常滿意,村中人說兩家很般配。今年她女兒大學畢業,就到我家裏的廠裏工作,五金廠也正需要有文化的人管理。
我問:“你孫子現在魚釣的怎樣?”他的祖母說:“釣的魚只夠他的丈母吃的,有時還要空手而歸。”我愕然不解,怎麽會?“有時他倆人一起去釣魚,不知是真假,哪還有真心思釣魚?!”我哈哈大笑。“所以,說到底我孫子和孫媳的婚姻是你先牽的線,謝謝你使我孫子懂得關心人,今天孫子大喜日子哪有不請你喝杯喜酒。”我說:“無釣魚也沒有這段良緣,是你孫子送魚送的好呵!也是你老人家的福。”
醉眼稀松的我,步履蹣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潺潺的流水
給魚帶來了嬉鬧
青青的水草
給魚帶來了樂園
呆呆的釣魚翁
輕輕地揚桿
為了
乳白的魚湯滋潤著她
滋潤著她
寂靜的深夜,歌聲顯得高吭、悠遠。
寫後:以此文獻給垂釣中結識的執著釣魚熱情的年青釣友.作者:山谷漁人 中國釣魚人網 轉載
上 篇 我喜歡釣魚,但算不上會釣魚。我在釣魚時遇見一個青年才稱得上喜歡釣魚和會釣魚的。可以說他是一個熱愛釣魚的瘋子,會釣魚的精靈。
我第一次與他相識還是幾年之前。我先到釣點後已開始有魚上鉤,他在我的右則四、五米距離,一邊擺椅抽桿,一邊斜睨我釣魚,嘴裏對我發出中魚的提示。
“快提,上鉤上魚了”。我趕緊揚桿,果真一條鯽魚吃在上鉤。
“快快提桿,下鉤上魚”。提桿,真是下鉤上掛了條小鯽。
“提桿,有條白條上鉤了”。不大不小的白條上岸入護。
“有鯽魚在品魚餌,註意”。浮漂顫抖上下點動,我格外集中思想盯著漂尾。
怪哉,真有能耐練就這本領,魚上鉤吃了哪個鉤都知道,未提桿魚沒出水面已先知道什麽魚,對於我真是不可思議。
我懷著對釣魚高手的敬意,有意與他攀談,他說他的家在這河東面約200米,我順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有一幢三層別墅,有幾間大屋坐落在西側,是他家的五金加工廠,他高中畢業未考上大學,在家裏幫助父母打理工廠,其余的時間全在河邊釣魚。
“現在大學升學率很高,你怎麽未考上。”他說“從小開始就喜歡釣魚,初中時人雖在教室但心在河邊,老師講的課根本聽不進,一心想著釣魚的事情,經常跳課去釣魚,各門課的成績總是倒數第一,總算到高中畢業,考大學也無希望。為了釣魚讀不進書,父親打母親罵也動搖不了我的釣魚愛好,只有老祖母時時護著我,指著父親說你小時也釣魚,跌進河裏事怎麽忘了。說的父親無言可說,只能深深地嘆口長氣”。
我說:“看你的人長的帥,釣魚釣的好,腦子定聰明。”他說:“我第一次聽到別人誇我聰明,我真的不笨,只不過我把腦都用到釣魚上,夜裏做夢也想著釣魚,坐在河邊釣魚人就覺的快活來精神。平時有人說到魚,我就豎起耳朵湊過去聽他們說魚的什麽事。凡是有人在河邊釣魚,總與他談談釣魚的事,聽他的釣魚經驗,嗅他的魚餌,摸他的魚桿。參加過上海體育局的釣魚培訓,有釣魚比賽總想辦法參加,也得過好的名次。”我想了想說:“你迷上了釣魚,你父母心中怎樣想的,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希望,你人也大了,要替他們想想。”他無語,好似若有所思。
太陽已西沈,準備收桿回家,我覺得他釣魚獨有一法,想要與他交個釣魚朋友,我拿出五只手磨鉤送給他,他也要把釣到的魚送給我,我說:“我的魚今天也準備送人呢。”他驚訝地說:“你也只釣魚,不喜歡吃魚?!”我接著說:“送給魚的人家就在這河西邊,離此距離最多一裏路,有次我在那邊河中釣魚,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女要買我釣的魚,她說就是特別喜歡吃長在野河中的魚,市場上家養的魚有怪味太難吃,吃了野河裏魚煮的魚湯能治她晚上失眠,如不喝魚湯晚上就是睡不著,比藥還靈。倒有這等事。我釣魚從不賣魚,也從未有人向我買魚,她既已求著我,就把魚送給她吧,已經送過她二次魚,前一次送魚時她硬要把自己種的玉米送給我,這次我要還她人情。你能不能和我一樣把魚送給她。”他點點頭。我順口說;“你離她家近,今後釣的魚,也可以送給她,她會很感謝你,多做好事受人尊重,你自己心裏也開心。”
下 篇
去年的十一國慶節,1號家中歡聚,2號又到與他相遇地方釣魚。剛有魚上鉤時,有二名外地口音的青年朝我奔過來,向我高喊:“不要釣魚啦!不要釣魚啦!”我心中一驚,這河是野河,怎麽?環顧四周沒有任何養魚的告示,正思忖著,他倆已到我面前,開口問我:“你姓孟?”我說:“是。你們怎麽知道?”“我們找的正是你,前二年你在這裏認識的青年,今天是他結婚的大喜日子,他在家別墅三層樓的陽臺上向河這邊看見到你,說是認識你,是他釣魚的朋友,派我們代他請你參加他的婚禮。”太突然,“你們是?”“我們是他家五金廠內工人,今天都參加他的婚禮。”我依稀想起他的模樣,但與他交往也就是僅一面,不好意思的。“他再三吩咐無論如何都得請你去。”他十分有意。我又毫無準備啊,頭戴釣魚帽,身穿釣魚馬夾,下穿舊褲子,一副釣魚翁的樣,糾結啊。他們三下二下幫我把釣具收拾停當,已在前面帶路了。
我遠遠看到他家院子前有一個充氣紅色大拱門,院子空中拉滿五顏六色彩條,每個門窗上貼著雙喜,院子內好多人,他和他的祖母、父母已站在院子大門前迎接我,我大步走向前給他們賀喜,他向他的祖母、父母介紹說:“這是孟師傅。”他父說:“老早就聽說過孟師傅,謝謝你,謝謝你來參加我兒子婚禮。”我拿出一根魚桿送給他,說:“沒有準備,只能以魚桿作禮,請諒解。”
婚禮還沒開始,他的祖母陪著我喝茶攀談,祖母說與孫子感情很親,孫子的什麽事祖母都知道,渾身充滿喜悅的祖母說起了孫子婚姻的故事:上次你帶他送魚後,後來他又送過幾次,現在孫子結婚對象正是娶她的女兒。有一次送魚時,看見她生病發熱的昏昏沈沈,丈夫是遠洋輪上工作出海在外,女兒在上海市區復旦大學讀書,一個人在家生病無人照顧,萬一夜深時有個三長二短,孫子勸她應馬上去醫院治療別耽擱,立即打了120救護車電話,陪伴在她身邊去醫院,依病情要她住院,孫子替她辦理入院手續,代繳了五千元押金,扶她化驗拍片,忙上忙下,直等到她的女兒晚上來醫院以後才回家,隔天孫子又送去住院的生活用品,帶點水果給她,同病房的人誤認為我孫子是她的兒子,誇獎她有個孝順心痛娘的好兒子。她出院後,孫子又送了幾次魚。她家去多了,村裏的人閑言閑語說孫子與她的女兒在談戀愛,我和他父母想男大當結婚,孫子也不小了到結婚年齡,物色一個人去她家提親,沒想到幾天後她就答應,就是還要征得她女兒同意。原來孫子和她女兒是同校同屆不同班級的高中同學,但過去他倆沒有什麽來往,後來她女兒回話說:可以先從交朋友開始,為婚事可能她對女兒作了正面的思想工作。她家正派,我 家也富實,二家相距不遠知根知底,二家結親我們大人非常滿意,村中人說兩家很般配。今年她女兒大學畢業,就到我家裏的廠裏工作,五金廠也正需要有文化的人管理。
我問:“你孫子現在魚釣的怎樣?”他的祖母說:“釣的魚只夠他的丈母吃的,有時還要空手而歸。”我愕然不解,怎麽會?“有時他倆人一起去釣魚,不知是真假,哪還有真心思釣魚?!”我哈哈大笑。“所以,說到底我孫子和孫媳的婚姻是你先牽的線,謝謝你使我孫子懂得關心人,今天孫子大喜日子哪有不請你喝杯喜酒。”我說:“無釣魚也沒有這段良緣,是你孫子送魚送的好呵!也是你老人家的福。”
醉眼稀松的我,步履蹣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潺潺的流水
給魚帶來了嬉鬧
青青的水草
給魚帶來了樂園
呆呆的釣魚翁
輕輕地揚桿
為了
乳白的魚湯滋潤著她
滋潤著她
寂靜的深夜,歌聲顯得高吭、悠遠。
寫後:以此文獻給垂釣中結識的執著釣魚熱情的年青釣友.作者:山谷漁人 中國釣魚人網 轉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