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底到5月初,正是蘆葦發芽、拔節旺盛生長期,鮮嫩的葦芽、葦葉及附著其生長的各種浮遊生物,給魚兒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餌料,所以這段時間也正是在葦叢垂釣的好時期。
除了戳茬釣外,釣浮也是此階段釣取鯽魚的有效方法。但要註意以下幾點:
一是釣浮要根據一天中時間的推移宗分層次進行。8時前,一般釣淺層,三四十厘米即可;9時以後釣中層;11時以後,再釣深一些。原因是魚兒隨著太陽的升高、移動,覓食的層次會逐漸由淺到深,故釣點也要隨之由淺到深。到了下午,則恰好相反,應由深到淺,傍晚就需要釣淺層水了。在這種釣層的變化中,要註意的是,一定要堅持釣浮,不要釣底。因為此時葦叢的底部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枯葉,而魚兒需要的葦葉、浮遊生物等天然餌料,都在水的中、上層,故鯽魚一般不下底覓食。
二是要打“窩”。盡管誘餌可能會絕大部分掉到底層的枯葉裏,魚吃不到嘴裏,但“窩點”周圍有誘餌的香味,同樣能把魚兒誘到“窩點”附近來,特別是在魚稀少的情況下更應如此。“窩點”選位要密中找稀,大小有個空隙,有相當的深度,釣鉤能上下暢行無阻即可。
三是動態垂釣。不斷地提提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逗釣。因為葦葉太多,容易把釣餌遮掩住,魚兒不易發現,不逗釣,影響上魚率。
四是短線垂釣,垂直提竿。而且提竿速度要快,防止魚兒上鉤後橫竄,纏住葦桿,斷線跑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