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釣又稱之為擬餌釣、假餌釣等等。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路亞釣正是應用了自然界食物鏈的規律,通過人工製成路亞產品,在水中模擬栩栩如生的自然小魚、小蝦、昆蟲等吸引魚兒發動攻擊。同時也利用了魚兒自身的生理感應,設計出了很多通過聲、光、色誘引魚兒攻擊的奇形怪狀的路亞。需要說明的是:其一路亞釣無浮漂和墜的概念;其二路亞釣並不是把路亞投進水中靜待魚兒就餌,而是要通過釣手操控竿子給予水中路亞不同的牽引與拖曳力道,使其在水中呈現種種類似逃竄、掙紮、痙攣等形態來吸引目標魚發動攻擊。因此,路亞釣法強調主動找魚。

  路亞魚種的選定簡單地說都是一些性情兇猛的捕食性魚類。在淡水中,常見的鱸魚、黑魚、鯰魚、翹嘴、鱖魚、羅非魚等都是很好的路亞目標魚。有時在合適的天候情況下,部分野化較好的、性情溫順的魚兒也會對路亞發動攻擊,如鯉魚、青魚、鰱魚、鯁魚等。而在海水水域中,路亞的對象魚種更是豐富,絕大多數的海水魚幾乎都可以成為優秀的路亞對象魚,更是其中翹楚。

  路亞的種類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有軟蟲、米諾、顫泳型、spinner等,不同路亞設計需要釣手操竿手法不同。在路亞釣手的個人裝備中,基本構成是路亞竿和卷線器。路亞竿從配備卷線器的不同,可以主要分為兩大類別:一為直柄紡車竿;二為槍柄竿配置鼓式輪。

  路亞釣剛開始拋竿的時候,應盡可能在各角度都試著拋遠一些,且收線時竿尖要盡可能貼近水面。這種假餌是拋得愈遠愈方便操作,拋投距離不夠長或收線時竿尖的位置較高,都將促使正在進行下潛動作的路亞中途被拉起來。卷線器的收線速度也可以快一些,這就是一般所稱的盲投(blind casting),目的在試探那些地方是否有魚,以便定出標點。通常標點的範圍都不會太大,如果順利找到了,那就須持續將路亞投入該處進行晃餌誘魚動作,直到魚上鉤或路亞離開標點為止。路亞在標點內逗留的時間愈長、動作愈活潑,中魚機率就愈高。其技巧在於扯竿晃餌之後只少量收卷母線,而不要把竿尖與路亞之間的滯線繃得太緊,最好是讓它呈一弧形的松弛狀態。且完成一個扯線動作後,路亞可能只移動了短短數寸而已,如果流水或風力剛好順的話,路亞超出標點後便可放線讓它流回去,如此可省卻重復拋投的麻煩。

  原則上,在水質透明度高及水面平靜的時候,適用不加裝金屬葉片者。但水面起漣漪或水質不清時,魚兒較不易察覺漂在水面的路亞,所以就得靠金屬葉片來補強聲勢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只要釣場水質清澈,想把水面下幾米深的魚誘上來追咬路亞也非困難之事,但需註意:一尾魚由若幹深度突然快速竄升到水面時,可能已有體內氣體膨脹或暫時性昏厥的現象,因此它可能停留在旁邊甚至魚體撞擊到路亞,卻不會立刻展開搶食的動作。除非有明顯的拉力,否則不必急著揚竿,這是釣水面漂浮型路亞經常遇到的情況。

  組合裝備時,直接將釣線綁在路亞前端的鋼環上即可,切勿任意加裝不必要的小配件,像鋼珠軸承八字轉環(batll bearing  swivel,俗稱培林轉環)之類的,這樣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將路亞的重心和撥水動作破壞掉:另外,假如金屬葉片的轉動或撥起的水花不夠理想,不妨將葉片向前或向後稍微扳一下,通常只要有一點點的角度就可以改善了。

  路亞的裝備很簡單,一個字:輕裝上陣。可是在誘魚過程中卻總是給人意外的驚喜。拿起手中的竿子,趕快來嘗試路亞的無限魅力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