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這種魚,先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捕食習慣,下面就按照官方的復製一下。
  翹嘴鲌。俗稱:大白魚、翹殼、翹嘴白魚、翹嘴鲌。
  平時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遊泳迅速,善跳躍。以小魚為食,是一種兇猛性魚類。雌魚3齡達性成熟,雄魚2齡即達成熟,親魚於6-8月在水流緩慢的河灣或湖泊淺水區集群進行繁殖活動。產卵後大多進入湖泊攝食或在江灣緩流區肥育。幼魚喜棲息於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較緩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與港灣裏。冬季,大小魚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蒙古紅鲌。俗名紅梢子、尖頭紅梢、紅尾巴
  中上層魚類,生活於水流緩慢的較大河灣、湖泊。性兇猛,日間常成群奔騰跳躍圍捕小魚和蝦於水草邊,1.5市斤重的個體可吞食4寸左右的鰱、鱅魚種。5~7月在流水中產卵。卵粘附在石塊或其他物體上。
  二、釣法
  (1). 路亞釣法。
  現在說起路亞,很多人都不陌生了。我就簡單通俗的說一下我的見解。少點理論,多點實踐。
  紅尾和巧嘴的路亞法基本一樣,除了紅尾體型稍微小一點,攝食時間多一點,其他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翹殼、紅尾是攻擊性兇猛魚類,一般攝食高峰時間應該為4~10月的早上5點~9點 晚上8點~淩晨1點。在升鐘,大翹多出沒的地方為主河道的獨角驊尖,主河道旁淺水大灣,以及船舶長期停駐的地方。4~5月攻擊水層約在1~3米。6~10月應在0.5~2米。桿的選擇,建議就用直柄的,免得晚上正是起魚的時候炸線,就沒意思了。長短可以視拋投的遠近而定。翹殼的嘴大,所以擬餌不用過於小巧。個人推薦擬餌4種(本人認為此4種擬餌中翹殼幾率較高,不代表其他不能上魚)
  1.勺型亮片。
  在光線較好,月光明亮的時候使用。重量16G~18G較為合適。新手拋餌也能達到25~40米,足夠路亞需要,手法相對簡單,不要需要抽和擺。掌握好入水時間(就是深度),用快和慢,魚攻擊多次不上,鉤沒問題的時候,可以適當加上旋的手法,中魚效果能顯著提高。快速收線的時候,一般為每秒0.8~1米,在魚的攻擊較多,魚的水層淺,並且有連續的空空聲時使用。慢速收線的時候,一般為每秒0.3~0.8米,適合於魚的攻擊不是很多,警惕性高的時候,這種時候,應該適當的往你的拋點再往前打5~6米,消除對魚的影響。
  2.緩沈米諾。
  在光線昏暗,甚至完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使用。選擇米諾的時候,一定要2種入水深度的,一是0.5米的二是1.2米的。因為翹殼攻擊米諾,並不是看他的顏色有多鮮艷,而是他的水層和泳姿。手法可以選擇快慢抽,快速的時候,收線速度應該在0.3~0.8米每秒,適合於晚上光線較黑,魚的攻擊頻率就相對較高的時候。慢速的時候,收線速度應該在0.1~0.3米每秒。適合於聽到魚的攻擊聲,沒有攻擊,但是魚又在追摻子的時候。
  3.波爬。
  波爬很奇特,用的時候也很奇特,有的時候任何擬餌都沒有的用的時候,用波爬,效果居然出奇的好。因為波爬是撞擊水面形成波紋來吸引魚的攻擊。用的時間應為天氣較悶熱,翹殼在遠處水面攻擊時。波爬用來對付絞殺也相當有效,入水聲音小,誘惑力強。對著絞殺的水位超前2米,再緩速拉回,定能給你驚喜。
  VIB在升鐘多用於白天水面攻擊少,溫度不高的時候。手法很講究,幾乎多種手法都視翹殼的攻擊方式來靈活運用。是最難用的一種擬餌。本人也在努力學習中,還算中過魚,但是又不精通。所以只能說到這裏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