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東帆拖釣五人組
船釣,除了去深海南海油田搭乘的是大漁船,據我的了解,近海多數都是快艇或者遊艇,由於船的體積有限,船上的空間,特別是船尾的空間自然也非常有限,對於釣魚來說通常船尾是最佳位置,特別是拖釣,由於是一邊開著船一邊下竿,釣組在距離船尾30~80米之間的水面或者水下,船尾的水流受到螺旋槳的作用力會產生交叉的形狀,船速越快交叉點就越遠,以適合拖釣的航速三到四節航行,水流的交叉點會在船尾5~10米之間,通常下兩支竿都有可能相互纏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使用了輔助工具“拖鞋”,日文叫做“潮切”,作用類似東南亞一帶海域的漁民也會使用一種叫做“分水板”的裝置,在放線的同時適當的對線施加阻力,利用水的側推力起到分開釣組的功能。只是拖鞋的設計不單能起到分開釣組的作用,同時也能夠製造出漂亮的水花,起到吸引魚的作用。
標準用法是兩只拖鞋,一左一右,一架飛機在中間,問題是這樣的配置船尾最只能多下三支竿,當船上的人數超過三人,比方說是五人,又需要同時下竿怎麽辦?
陽江測試:五人同時下竿拖釣
這次陽江東帆的釣行就是為了測試一船同時五人拖釣的方法。
船開出碼頭半小時,炎熱的天氣裏突然一陣冷風吹過來,擡頭見到前方一大片厚厚的烏雲,那烏黑的顏色一直延伸到海面,我們在猶豫是否繼續前進,最後還是決定冒雨前進。停船穿上雨衣,把手機和相機都放進船艙以免被淋濕。大約十分鐘,穿過這陣密集的雨點,又是一番新景象,艷陽高照的天邊出現一道彩虹,是個釣魚的好天氣。到達東帆的釣點,海面上已經停泊著十幾艘漁船,只是見不到人在船上活動,據我們搭乘的船家說都是來釣馬鮫魚的漁船,只釣早上和黃昏,中午休息,用的是活餌延繩釣法,果然海面上漂浮著一串串白色的泡沫,水面下隱約能見到白帶魚或者池仔在鉤子上晃動,等待著黃昏時大馬鮫魚上鉤。可惜我們等不到黃昏就要返航,所以基本上放棄了釣馬鮫魚的念頭,專心測試我們的五人釣組。
五人一船的組合,要用到四只拖鞋一架飛機,其中船尾兩人一左一右各一只拖鞋放線大約四十米,中間一人放一架飛機同等長度距離,船頭兩人一左一右各一只拖鞋,放線長度大約三十米,全部釣組到位以後形成一個梯形的方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