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蟲的存養與使用方法 中國釣魚人網  紅蟲,是我國很多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在溫度較低的春季、晚秋和冬季到自然水域進行垂釣的主要釣餌之一。從每年的11月初到翌年4月,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裏,只要還開口吃食的魚,對於這種生長在汙水溝和死水泡及坑、塘、小河中的小生靈,均特別愛吃,尤其為冬釣的上佳釣餌。有漁諺說:“春用蚯蚓夏用面,冬釣紅蟲是首選。”這“首選”二字說明了紅蟲在冬釣中的重要地位。這裏所指的冬釣,包括入冬後的水面垂釣,結冰後的冰上垂釣,還有初春化冰後的水面垂釣,即前面所說的低溫季節垂釣。在東北地區,每年的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五一”節前,垂釣鯽鯉等魚都使用紅蟲。直到5月初氣溫升高,小魚比較活躍,開始鬧鉤搗亂,才改用商品餌垂釣。
    一、紅蟲的種類與選擇
    一)紅蟲的種類
    據動物學家研究考證,全世界紅蟲種類繁多,分布很廣,從熱帶沼澤到極地,從平原到5600米以上的冰川均有分布。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搖蚊科昆蟲有5000余種,在我國已知的品種也在500種左右。我們在觀賞魚市場和漁具店看到的紅蟲,不過是其中的幾個品種而已。
    紅蟲大小不一,粗細長短不等。釣魚人習慣上把紅蟲分為“公蟲”和“母蟲”。“公蟲”長20~30毫米,直徑(粗)1~1.2毫米,身體短粗硬朗,頭部呈藍黑色,皮膚堅韌,耐撕咬。這就是被當做釣餌的大紅蟲。“母蟲”體長25~30毫米,直徑不足1毫米,但身體纖細,瘦軟,頭部黑色或綠色,多用來做誘餌。還有一種小紅蟲,體長僅1厘米,主要用於餵觀賞魚,也可搗碎摻於面食中做釣餌。這裏所說的“公蟲”、“母蟲”實際上是不同種類的紅蟲,不過是釣魚人叫習慣了的名稱罷了。
    二)紅蟲的選擇
    紅蟲雖然可以當做釣餌,但有優劣之分。因此在購買和自己采集時應當加以選擇。像大家俗稱的腦門藍黑色、身體粗壯的“公蟲”,好存又耐用,最受釣魚人的青睞。將其系在鉤上,如同一朵盛開的紅菊花,沈到水底又不斷扭動,對魚有極大的吸引力,易被魚兒發現吞食。那些腦門發綠或發黑、身體淺紅、節長、綿軟細長的所謂“母蟲”,不僅難養易死,而且垂釣時也不好用。將其系在鉤上半死不活,無力扭動,誘魚效果遠不如“公蟲”。還因其綿軟、耷拉在鉤下拖得很長,魚(特別是小鯽魚)吃餌時往往只叼住長出鉤外的蟲體,還未將魚鉤吸入口中就已擡頭送漂,造成空鉤率高。同時,若遇上小雜魚鬧鉤,被小雜魚啄不了幾下,就剩薄薄的一層白皮兒,完全失去誘魚作用。“公蟲”由於是從人工采集的紅蟲中一條條挑出來的,價格較貴,是“母蟲”的5~10倍。使用“公蟲”釣魚時,用量遠遠小於“母蟲”。“公蟲”可像蚯蚓一樣,單條掛在魚鉤上,強度遠遠高於“母蟲”,所以釣魚時釣魚人大多用“公蟲”為釣餌。“母蟲”價格便宜,大多用來打窩子做誘餌和紅蟲拉餌(同商品餌和在一起)。
    二、紅蟲的存養和使用方法
    一)紅蟲的存養方法
    如果采集或購買的紅蟲很多,一次出釣用不完或每次出釣有剩余,就需要存養起來。紅蟲的存養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簡易存養法:將其放在茶鹵中或用濕布包上存養,可存養2~3天。
    泥土存養法:將紅蟲放在有水有泥沙的盆中存養,紅蟲可長時間存活,但用的時候得用專門製作的小篩子把泥沙篩掉,使泥、蟲分離,比較費事。
    冰箱短期塑料袋存養法:紅蟲怕熱不怕冷,臨時收藏,可用塑料袋裝著紅蟲,置於冰箱冷藏室內,可保存10~15天。
    冰箱器皿長期存養法:將紅蟲放入盛著清水的大號搪瓷碗或玻璃容器、不銹鋼飯盒、小瓷盆內,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內存養,或置於冬天的室外,不令其凍冰。1~2天換一次清水,將變黑的死紅蟲及時挑出。這種存養方法紅蟲存活的時間長,用時也方便省事。但要註意,不要用塑料製品和鋁製品存養紅蟲,否則會縮短保存時間。“母蟲”很不好保存,應該現用現買。
    捆好的紅蟲存養方法:把捆好的紅蟲先沾一些水,按照每一天的用量,分別放在包水果的小塑料袋裏,然後把空氣排出,把口系死,以防止水分蒸發。然後把它們放在冰箱冷凍室裏冰凍,出發時取出就行了。如果路途較遠,害怕冰融化後變質,可放在保溫杯裏保存。每次出釣剩下的蟲捆也可這樣保存,但由於剩下的蟲捆中有些紅蟲已死亡,顏色有些變化,釣魚效果會稍差一些。
    蟲捆的外出攜帶與保存:為防止在野外很冷的環境下捆紅蟲,也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釣魚,垂釣前要在家裏把紅蟲捆好。捆好的蟲捆要放在一個魚鉤盒裏,把所有的線頭放在盒子外邊,然後把盒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內保存,不能放在溫暖的室內,否則紅蟲易死亡變質。由於活蟲的上鉤率高於死蟲,所以在氣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使用活蟲。在室外使用時要註意,保存溫度不能低於零度,冰凍的紅蟲一碰就碎,冰凍以後化開的紅蟲可繼續使用。當溫度低於零度時,可把紅蟲放在大衣裏面的口袋裏。溫度高於零上時可放在冰面上降溫,並在上面覆蓋遮陽物。使用時拿住一捆蟲,然後把線拉出來。不要拉線拽蟲,這樣很容易把蟲拉斷。
    活紅蟲的野外攜帶保存法:如果怕紅蟲不夠用,可在一個小盒子裏鋪幾層濕的布或報紙,將紅蟲放入後再蓋上報紙,放在溫度高於0℃、低於5℃的地方保存並攜帶。釣魚回來後存放在保存活紅蟲的容器裏存養。
    二)紅蟲的使用方法
    做誘餌:有兩種使用方法,一種是用“母蟲”或小紅蟲的活體直接摻到面餌裏,或者搗成蟲醬摻到面餌裏,然後團成團拋到釣點進行誘魚;也可把此誘餌裝鉤連續拋竿,投到釣點進行誘魚,在低溫季節時用此餌最好。另一種是用一個很薄的紅色塑料袋,裝入一些紅蟲,紮好袋口,用針在袋上紮多個孔,孔要小,使紅蟲不能爬出來。用一根長繩系到塑料袋口上投入水中。紅蟲在袋中不斷蠕動,加之塑料袋本身的紅或黃色,很快就會把魚誘過來。但魚吃不著,只好圍著塑料袋遊,這時投下餌鉤,鉤上也是紅蟲,魚兒自然去吞食鉤上的餌料。這種袋裝紅蟲做誘餌經久耐用,釣完魚,再將塑料袋收起,把紅蟲另作他用。
    做釣餌:這是“公蟲”的主要用法,一般有9種用法。
    單條紅蟲直接掛鉤。
    把多條紅蟲用線捆成小把,到釣場後再將其系在鉤上。
    用氣門心膠管剪成小皮圈,通過筆帽將多條紅蟲從中腰勒住,垂釣時用魚鉤鉤住皮圈即可。
    不將紅蟲用任何方式捆紮,而是將它散裝在鉤上或散掛在鉤上進行垂釣。
    把活紅蟲與商品拉餌按一定體積比混和,加入適量水和成拉餌進行垂釣。配製的方法為:紅蟲與普通商品拉餌(未加水)按體積1∶1至1∶2,先將紅蟲放入餌盆,加入適量水把紅蟲和散,然後加入拉餌料,混和均勻,放置3~5分鐘,適當糅和即可使用,也可適量加入蝦粉等添加劑。
    使用方法:與普通拉餌一樣,鉤從餌團中拉過,帶上幾條紅蟲和少許面餌。一般可調4釣4或釣5。此餌誘釣合一,又省去了單條紅蟲穿鉤的麻煩,漂的動作也很好。
    把小紅蟲搗碎成泥,將它摻於面食中,使面餌變紅,在初春時節垂釣效果特別好。
    將捆好的紅蟲把裝在鉤上之後,在山柰酒或丁香酒等或味道濃烈的香甜液中蘸一下,再入水垂釣,效果十分明顯。
    在把系好蟲捆的魚鉤下水之前,先在摻有“母蟲”的拉餌裏拉一下,使紅蟲把上粘滿拉餌,然後拋鉤入水,效果也不錯。
    把鉆有紅蟲的海綿或泡沫塊掛在鉤上,露出鉤尖,鉤入水後,紅蟲會探頭於海綿或泡沫塊體外進行擺動,誘使魚兒前來咬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