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釣餌200種》之誘餌篇
淡水魚垂釣,一般是需要使用誘餌的,除了在激流中,或針對少數魚類采取的特殊釣法外(如釣鱔魚)
海釣一般不使用誘餌,但對極少數魚類又是必需的(如舟釣鮪魚或用“摳窩”的方式釣黃魚)。
誘餌的種類極多,隨地域、時序、水情、魚性和氣候而有所不同。此時此地有奇效者,彼時彼地可能完全無用。如同一個魔方,有著同一的目的,但卻有著無窮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極大地撩動著人們的興趣和想像力。
然而,誘餌在其變化和發展中,又必須堅持一原則,那就是絕不能在精製和味濃兩方面超過釣餌。它永遠是釣餌的初級品,永遠是釣餌的開路先鋒。
通過實踐人們知道,配製和使用誘餌,要做到速效與長效相結合、虛與實相結合(即顆粒與塊狀與粉末相結合)。水深量大、水淺量小,要勤投。同時,要求誘餌效果顯著、攜帶方便、製作簡單、成本低廉,並刻意追求廣譜性,雖然完全的廣譜性誘餌是難以尋覓,甚至是不可能尋覓到的。
配製誘餌的常見原料分為植物類和動物類兩種。
植物類有:小麥面、大麥面、玉米面、青稞面、豆面、饅頭、面包、小米、大米、紅薯、南瓜、土豆、豆渣、豆餅、花生餅、菜籽餅、芝麻餅、麩皮、米糠、酒糟、醋糟等。
動物類有:熟羊骨、熟豬皮、魚肉、禽肉、羽毛、家畜內臟、孑孓、紅線蟲、水蚤、螺螄肉、蚌肉等。
105、麥麩誘餌。
麥麩70%。大米15%(包括粉狀和顆粒的)。小米15%用水拌合。拌時兌一些曲酒。酒的用量應以垂釣水域區別對待,荒湖野塘要少兌;經常有人垂釣的水域要適當多兌。邊兌邊聞,即令是多兌,也不能兌到全是一股酒氣的程度,而應是一種以麥麩氣息為主的香氣。
深秋、冬季和早春,誘餌要在頭天配製好,放在塑料袋內密封保存,供第二天使用,氣溫較高的季節,可以當天配製當天使用。
106、酒米的製作和使用
首先是米的選擇,越白越好,越不透明越好。灑的選擇,是糧食酒最好。
冬春季泡三日以上,夏秋季一日以上。
還有一種用紹興酒泡米,冬春季十天以上,夏秋在三天以上。
107、藥米的製作和使用
先做藥酒,按一年的用量,香松100克、靈草100克、排草100克、滑石100克、小茴100克、大黃80克,切碎後入酒泡。三個月後即成。
用前,取藥酒少許,與大米調合拌勻,密閉於小瓶中,撒窩一次不宜太多,二三十粒即可。
108、臭米的製作和使用
臭雞蛋黃兩個、臭蝦汁一杯(水煮小蝦50克,煮熟後放一些時間讓其變餿,濾其蝦取汁),拌合於500克米中,密封一天以上即成。備註:用於釣中上層魚。
120夜釣誘餌
豆餅粉2000克(文火炒香)、米糠1500克(文火出香)、酒米500克,拌勻,並摻黃酒100克,“白酒也行”
121、蚯蚓誘餌
將粗大的青蚯蚓剁碎,與谷糠灰和岸邊泥土的混合物拌合(青蚯蚓占一半),
作誘餌,對鯉魚有特效,兼顧其他魚類。
123、涮鍋水泡高梁
兩三天之後,等高梁生成細小的白芽,再以半兩酒和一勺紅糖調勻,(鯽魚、鮎魚均有較明顯的效果。
127、熟羊骨誘底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