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蚯蚓種:要用良種,不要養自己在野地裏挖的蚯蚓,良種蚯蚓的繁殖率大約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條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條,並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強多了。

  2、容器:不要刻意地找什麼木箱、陶的花盆等什麼通風透氣的容器,更不要在容器下方開孔讓蚯蚓透氣或排水,這樣只方便了蚯蚓的逃走。就買一個帶蓋的塑料桶就行了,不過上面確實不要蓋的太緊,尤其是夏天。我采用的辦法是將蓋的中間部分挖去再蓋上,這樣蚯蚓既能透氣,又跑不出來。

  3、培養基:愛勝赤子蚓、大平二號及北星二號最好不要用普通泥土養,尤其不要用含沙多的泥土來養,這種土易板結,蚯蚓越養越小。常用的培養基是幹牛糞(也可用馬或豬糞),將幹牛糞水泡一天後,用手捏碎即可用來養蚯蚓了。但現在牛糞這玩意兒很不好找,尤其是在城市裏。你可以用稻草(或綠化工人剪掉的臺灣草等)放入桶中壓緊,放入一點水讓它發酵熟爛後(約一個月)做培養基,另外平時清潔用的紙巾、包裝紙箱搗碎也是很好的培養基與飼料,如不夠,你也可以適當摻點塘泥,但不能太多。註意一點:幹牛糞常含有很多寄生蟲卵,養蚯蚓時會孵化出來,與蚯蚓爭食並常會危害蚯蚓的生長,為避免寄生蟲生長,可趁老婆不在家時,將牛糞放入塑料袋中放在微波爐中加熱殺死蟲卵。

  培養基最好一年換一次,換時先耐心地將蚯蚓及蚓繭(淡黃色半透明如半粒綠豆大小的東西,每個蚓繭可孵化出2-4條蚯蚓)選出來,將老的培養基倒掉,換上新的培養基,再將蚯蚓倒入,並將蚓繭埋入就行了。

  4、飼料:蚯蚓除了帶堿性的、鹹的、辣的、酸性太強的、帶丹寧味的(如橘子皮)不吃之外,很多東西都吃的,但它較喜吃腐爛發酵的東西,略帶酸性的東西。剩飯、稀飯、香蕉皮、腐肉、魚腸等都吃的,但照我的經驗最好的飼料是豆腐渣,即做豆腐過濾出的豆渣,這東西易找,又便宜,蛋白質含量又高,並且發酵後臭味不大,用來餵蚯蚓,蚯蚓長的特好。不過要註意的一點是豆腐渣含水分太多,在投入餵養之前要用力擠掉一些水或曬一下,去掉一些水分,然後將它埋入培養基中即可,一次不要餵的太多,如一個桶,兩個星期放入一斤半豆渣就夠了。一次投入多了,會產生大量的酸,會把蚯蚓趕跑的。

  5、釣魚時如何帶蚯蚓:出釣時,不一定要用大的或木質的容器來裝蚯蚓,也沒必要連臟臟的培養基一起裝。就用一個普通的塑料或其它什麼盒子都行,也不需要太大。將蚯蚓從培養基中挑出,洗幹凈,放入盒中,將一塊濕布蓋在上面再蓋上蓋子就行了,但盒蓋上一定要鉆一些洞以讓蚯蚓好透氣。垂釣時不要讓太陽直曬蚯蚓盒,如果氣溫太高,則將蚯蚓盒的底部放在水中就行了。還有一個攜帶蚯蚓的好東西就是水浮蓮(雨久花科植物鳳眼蓮)的須根,這種東西須根細密,飽含水分而透氣性又好,放入盒中存放蚯蚓可保持好幾天不死。

  -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