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野釣鯉魚系列報道二 — 釣位的選擇
在我的釣鯉系列連載中,我認為釣位選擇是最關鍵的。申明一點,我釣位的概念不是指我們坐在岸邊的位子,而是指釣餌的具體位子和水位情況。
也許大家也都有同感,很多情況下,兩三個人同擠一個釣位,也只是其中一個人肯上魚。或者就算沒人和你擠,你幾根釣竿同時下一個塘子,釣上魚的也只是其中的一根或者兩根竿,特別是鯉魚,一天釣上幾條大鯉,說不定就是其中一根竿子的成績,其他的竿子只是在那滿足你的貪心而已。“這根竿殺氣足”、“這根竿買的時候沒撞到好日子”、“早上出門碰上女人啦”、等等……什麼理由什麼結論都會有人下。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只有一根或者兩根丟到位了,其他的都偏啦。鯉魚吃食是很講究“飯桌”和水溫環境的,特別是飯桌上的水溫舒適、安靜和單一。
什麼釣灣背風之類的位子其實並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下面的地表情況,也就是我所謂的“飯桌”,一定要選在有露出本土的地方,哪怕是有一點很薄淤泥都不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水底有一大片這樣的本土存在,那麼還要選“灣、角、平、邊”處(只是相對而言)。比如,很多水庫下面都是原來被淹的田或者地,選釣田地中間不行,必須找到田地拐角處的田坎上最好。因為不管是地還是田,只要出了坎就是下一丘了,水位就不一樣,很簡單可以試出來的。這個位子絕對是露本土的地方,而且前後一定都是淤泥的位子,因為田坎不容易沈積淤泥,加上鯉魚平時嬉戲玩耍都是在這裏,特別是無事練嘴皮子都要找硬土,和豬一樣,“魚鞏嘴”也很發達,軟泥鞏起來不過隱,就算是休息他們也是沿著坎一字排開半浮在這裏,他們的糞便也會引來很多小魚幫打掃田坎。何況這樣的位子,稍有一點異常的動靜讓它們受到了驚嚇,水深一點的坎下面是他們背著你這一方向的最好躲藏地點,也就不會逃的太遠。其實這樣的地方也是魚能夠最快逃離危險的地段。
水位的深淺決定水溫的高低,一般在2—3米深最好,當然這要看水的能見度和水溫來定。水溫低、水渾濁可以釣2米以下,水太清太熱釣4—5米深的情況也有。經常下水的朋友知道,水下有一個明顯的水溫界線。用身體來衡量水溫是最標準的,當你身體感覺到水溫太冷或太熱都不行,必需找到這個界線,要冷不冷要熱不熱的地方最好,這個界線一般有1米左右的水位。我一般是這樣試出來的。我下水以後,用身體貼著地面往深水倒爬下去用腳試探,只要一超出這個水位,我的腳就明顯感覺到一股寒冷,很容易我就可以感受兩個明顯的水溫世界,這時我肉竿子頂著的地方就是最理想的釣位,身子一縮用腳一蹲這個地方,人就馬上可以垂直浮出水面,我的出頭點就是我的釣點。這個地方絕對會有我的出頭之日(這種動作堅決反對模仿,很危險的,你沒有一定的潛水知識,很容易抽經)。
當然,要真正選到這樣的位子其實很難,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註意觀察,多留心你背面的地理環境,不要一心只想猜水下的,說不定一場大雨過後,你今天坐的地方明天就是魚玩耍的地方。特別是在枯水期,有空多留點只有你才能看得懂的記號,甚至人為地在空地上製造出一個釣位來(在亂石堆裏清出一兩個平方米的空地),開春一發水,這個位子就是最好的。當然水性好一點的釣友,到了水邊不要慌著搶釣位,就算是你搶到了昨天別人豐收的地盤,你也不一定能夠釣得準,不如先洗個澡探探情況。
不是我大話,一般我坐過的地方,第二天必是釣家必爭之地,如果沒有我親自指點,他們十個有九個吃不消。不是我釣技有多高,而是我能把握住我的釣餌落在我想要落的地方。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