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一支釣竿,乘一葉扁舟,隨心在湖面遊蕩。忽然竿頭動了動,一條大魚上鉤。拿起魚兒端詳一番,端出自備的秤,稱稱重量,含笑將魚兒放回湖中……看著魚兒翻騰的浪花遠去,比一比剛才誰吊的重量大,怡然自得。這才是生活!吊了再放,這是什麽釣法?這叫路亞。近日,九龍湖上演了一場路亞國際最高級別賽事——中國戶外獵鱸大獎賽(COB)。

 

“路亞”是英語“Lure”的譯音

路亞釣法動手動腦動全身

從上周日開始,位於花都的九龍湖國際路亞基地熱鬧了起來,接近200名國內外的路亞高手匯聚一堂比拼釣技。

“路亞”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十分陌生,但說到路亞是一種釣法,相信不少人會有大概的印象。“路亞”是英語“Lure”的譯音,這個詞的本意為誘惑與引誘。在實際操作中,這個項目也叫“仿生餌釣法”或“擬餌釣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發大魚攻擊的一種方法。

在這種釣法中,釣魚者利用各種各樣仿真餌,用竿、餌、輪做綜合操作,這和傳統意義上搬張小凳子坐在水庫外垂下一根釣竿的釣法差異甚遠。“實際上,這種釣法比我們之前熟知的臺釣更需要技術。”廣東省釣魚協會副秘書長朱偉民說:“釣不同的魚要用不同的餌,持竿的手法也有很大的區別。”朱偉民解釋,不同的小魚會在水下有不同的動作形態,大魚才會攻擊它們。路亞釣法就是讓仿真餌像真的水中小魚那樣運動,吸引目標魚上鉤。在整個過程中,釣者是在做全身運動,這可以說是“手、腦、身齊動”。

和傳統的臺釣相比,這項運動無疑更需要集中精神,而且會消耗更多體力,減肥的效果也更加顯著,其實許多路亞愛好者一開始決定跨進路亞釣法的大門就是抱著減肥的目的的。

路亞的目標魚種十分廣泛,鱸魚、黑魚、鯰魚、翹嘴、鱖魚、羅非魚等都是很好的路亞目標魚。

2

路亞運動被稱為“水上高爾夫”

理念環保花費親民

和傳統的釣法相比,除了時尚健康外,路亞更加環保。“首先,這項運動用的是擬真餌,不會對水質造成汙染;其次,路亞是一項釣後即放的運動,所有釣到的魚都會被放回水中,不會對湖中的生態鏈造成損害。”朱偉民介紹說。

正是由於環保和健康的理念,路亞運動早就在歐美發達國家流行。這項運動的起源有一個小故事。19世紀初,美國人豪頓斯一邊在河邊與朋友閑聊,一邊把玩手中的一塊小木片,一不小心,木片掉到了河裏,隨後一條魚躥了出來,把木片叼走了。這次偶然的經歷讓豪頓斯很感興趣,於是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路亞餌。隨後,根據肉食性魚類的食性和捕食方法,一系列的規則和方法慢慢被總結出來。

釣手用特殊的手法,用擬餌在水中模擬小魚、小蝦、昆蟲,吸引魚類發動攻擊,從而釣魚上鉤。這些年,很多通過聲、光、色誘引魚兒攻擊的奇形怪狀的擬餌也發展了起來,許多玩家DIY擬餌的過程也十分有趣。

正是因為環保、好玩,路亞運動早已經被稱為“水上高爾夫”。高爾夫球會會員卡動輒幾十萬元,球桿動輒成千上萬,“水上高爾夫”會很貴嗎?朱偉明介紹,路亞入門並不貴,“買一支路亞竿,買一個紡車輪或者橫向輪,加上路亞專用線,再買幾個擬餌即可。入門只需投入幾百元,就可以開始玩路亞。”他說。

接觸路亞兩年多的小陳打趣地指了指自己黝黑的臉龐說:“這才不是‘高富帥’的運動呢,你看我(曬得)多黑!”路亞並沒有職業和年齡的限製,但參與這項運動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自然的熱愛、對路亞的執著。

3

韓國人羨慕中國條件好

路亞在廣東起點高

“湖南、湖北、江蘇那邊開展這項運動較早,發展自然快一些,釣手的實力也相對較強。”朱偉民介紹說:“廣東省雖然起步較晚,但起點很高。”他指著身後的九龍湖路亞基地贊嘆道:“我們的釣場配套很不錯,不說全國,就算在全亞洲都是數一數二的。”據朱偉民了解,在歐美地區,這項運動早已經成了時尚運動。“在美國、新西蘭、日本,很多中小學、大學都開設了路亞的興趣小組或課程,許多孩子從小就迷上了路亞。”朱偉民說,路亞不僅僅是簡單的垂釣,這項運動對青少年接觸魚類學知識、提高在戶外活動的意識等方面都有很多好處。

在國內,路亞這兩年也“火”了起來,這次的COB大賽吸引了電視臺全程直播,這也讓前來觀摩的韓國NS釣具會長金正九感慨不已:“中國不僅有好的場地,賽事還有電視臺直播,這在韓國都很少見。”

負責電視轉播的歐文凱認為:“路亞在廣州才剛剛起步,主要是人們對於這項運動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他直白地說,以前大家概念中的釣魚者,要麽就是退休後閑著的老人,要麽就是用來消磨時間的年輕人,而他們釣了魚就是拿回家煮了吃的,這種理念已經OUT(過時)了。“其實,這項運動是很酷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