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萬眾生靈皆以澱粉、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等諸多營養素的吸納而維持生命,即使是一歲一枯榮的雜花野草,也還離不開陽光混雜著葉綠素等等諸多因素才能維持其生命。因此,生命要生存,要延續,必須要覓食,不斷的吸收和補充能量,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樸素的“傻瓜”道理。
回看咱們垂釣,更是這個“真理”!排除路亞及其他擬餌釣法外,您的釣組調校的再高明,再先進;桿子再高檔,釣箱釣臺再靚麗,但如果您的鉤上無餌,魚兒無物可充饑,此時您說您能釣上魚來,鬼才相信呢!即便是路亞釣法,也是因為釣線終端有運動著的擬餌欺騙了掠食性魚類的眼睛,刺激了它們的進食欲而導致它們上當受騙的。因此說魚兒之所以會咬魚鉤,原因很簡單,它們只不過為充饑、生長和維持生命罷了。我們能夠釣上魚來,也無非就是利用了魚兒們“不吃飯”不行的這個所謂“致命弱點”。因此大可不必如同現下有些所謂“高手”那樣將釣餌神秘化甚至“神聖化”、“迷信化”。
一般來說,只要是能夠滿足魚兒生長、新陳代謝的任何可食性物質都可以用來做釣餌。但是在不同的情況下魚兒對“飯食”的選擇也有一定的挑剔性,就像我們人類,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會“饑不擇食”,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哪怕樹皮草根都是“美食佳肴”,正所謂俗話所說:饑餓,是最好的廚師!但是如果我們生活水平較高,腦滿腸肥飽食終日,胃口不佳時,我們就會琢磨著怎樣才能夠使一般的食物變得更加美味,更加適口。比如煮肉時加入一些八角、桂皮或者是花椒之類調味,做面食變換饅頭、花卷、面條、水餃、餛飩諸多花樣並適當加入一些植物油、食用堿啥的使口感更好。其實這也就如同我們在炮製魚餌時往裏加的各種形形色色的添加劑或小藥之類而已。
咱們釣友也都是野釣多年了,以上道理恐怕無人不知。可是也總有不少釣友老是迷信進口釣餌,不惜昂貴花費,非“晚(丸)舊(九)”之類的東東不用。但說句實話,在實際野戰中咱也沒覺得使用昂貴的進口餌真的就比使用國產餌,甚至釣友的自造餌效果好到哪裏去!因為野釣,水廣魚稀,你釣點水下無魚,再金貴的進口餌扔下去也白搭。選對了釣位,水下有“貨”,它們在野生狀態下的魚兒無人餵養,終日饑腸轆轆,基本都是逢食比吃(排除氣壓、水溫、水體含氧量等其他影響因素)!根本談不上什麽口味和適口性。在這樣的野生環境中垂釣,我個人覺得釣位的選擇要遠遠重於釣餌。當然我也決不否認拋灑誘餌可以將魚誘來,但在野釣環境中誘魚,是需要數量和時間的。相反您選擇的釣位本來就有魚兒聚群活動,那麽,饅頭面條窩窩頭兒都能釣上魚來,還是那句話:只要是能夠滿足魚兒生長、新陳代謝的任何可食性物質,它們都吃!
但是咱也不是死不承認進口餌與普通國產餌確實存在著品質差別。比如在四四方方的標準的競技池,幾乎天天有練桿釣友在這裏掛餌拋竿,直至池底甚至積攢了厚厚的餌料懸浮層,所以這裏的魚兒就不像野生環境中的同類那樣如同餓鬼投胎,相反它們對落下的餌料是存有警惕之意和頗為挑剔的。並且在這樣的水域垂釣,釣手們每間隔兩米一位,大家競相掛餌拋竿,您說這魚兒先吃誰的餌?恐怕這時,加了“花椒大料”的肯定和沒加“花椒大料”的就不一樣了,並且“花椒大料”加多少、比例如何更合適,這大概就是幾乎所有競技釣友在打比賽時,非進口餌不用的原因吧。
圖片瀏覽請訪問:http://bbs.cnfisher.com/zhuti-14149-1-1.html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