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湖釣紅魚
1985年,有目擊者說,在神秘的喀納斯湖見到了十幾米長的紅色大哲羅魚……
1988年,日本釣魚人小西和人在準備了三年之後,率《釣魚周刊》隊來到喀納斯湖尋釣“夢幻之魚”,但未能如願。惟有日本作家開高健釣回一條3750克的紅色哲羅鮭。
多年來,難以統計的釣魚愛好者征戰喀納斯湖,企圖解開大紅魚之謎,但仍舊沒有遇上傳說中的“水怪”一樣的大紅魚。倒是蘭州釣友楊集生借偶然之機來到喀納斯湖,釣上一條真實的2000余克大紅魚,也許能聊慰我們釣魚人的好奇之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去新疆的阿勒泰。事情辦完後幾位好友邀我去喀納斯湖。說喀納斯湖風影奇特、湖水碧透,仙境般的地方。聽了朋友的介紹,我怦然心動,決定和朋友同往。喀納斯湖離阿勒泰200多公裏,我這個垂釣愛好者去喀納斯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垂釣。出發前一天,我就和陜西的小王忙著準備釣具、餌料。
上午出發,到達布爾金河已是下午4點。沿布爾金河,逆流而上20公裏便是喀納斯湖。坐在車上遙望,只見山高、坡陡、溝深、峰奇,山的陽面是高聳的小葉楊,秀而繁蔭、直插雲霄;山的陰面是紅松,挺拔茂密、郁郁蔥蔥。山峰險峻如斧劈刀削;山嶺逶迤,似蒼茫遊龍。
遠望對面友誼峰,山頂皚皚白雪,銀裝素裹,而雪線以下又是翠綠奪目,形成鮮明對比。友誼峰是中俄的界地,喀納斯湖位於友誼峰的南面,峰上的雪水流成了喀納斯湖,喀納斯湖口流出的水又形成了布爾金河。
一下車,還沒聯系住處,我就跑到湖邊和一位管理人員聊起來,我問這湖裏是否可以釣魚?回答可以。我又問:“這湖裏有什麽魚?”“有花翅、紅翅、黑魚,還有一條大紅魚,你爬上右面山頂的觀魚臺可看到,能否釣上來,就看你的運氣了!”他帶著幾分詼諧笑著回答。“什麽當魚餌?”“螞蚱(蝗蟲)。”他回答。“螞蚱?”他看出我有幾分不相信,又補充:“是用螞蚱,不管你在喀納斯湖還是布爾金河釣魚,全是用螞蚱,不用大的,只用小的,從頭上掛鉤。”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盛夏時節,在這裏穿上件羊毛衫,還有幾分涼意。駐地的木屋、蒙古包、帳篷全布設在森林間的草坪上。林巔不時升騰著縷縷炊煙,旅遊車的轟鳴,牧羊人的歌聲、琴聲、馬蹄聲,給寂靜的山林增添了歡快的情趣。我和小王就在駐地的木屋周圍捉螞蚱。一踏進草叢,因氣溫低,這些小東西跳起來顯得很不靈活,順手可捉,不到半小時捉了足有上百只。我們連忙吃過早點,就趕到湖邊。
我們選好釣位,試漂、上餌,下釣後懷著不平靜的心情,開始等待。湖面靜悄悄,湖水清澈,一眼見底,空氣異常清新、濕潤,只要有雲飄過,常是細雨淅淅瀝瀝,雲過天晴,草上、樹葉上掛滿水珠,金光閃閃,偶爾幾滴水珠落入湖內如跳珠濺玉,打破了湖面的寧靜。一個小時過去了,換了三次魚餌,沒有一點動靜。我和小王正在納悶,一位老者向我們走來。我一看這老人的穿著、長相,便知是維族人。我忙問:“老人家,這湖裏的魚為什麽不咬鉤?”老人說:“湖裏釣魚,手竿不行,要用海竿,水太清魚怕人,不到邊上來;上午水也涼,多在12點以後才上魚。”因沒帶海竿,老人看出我們有幾分失望,又說:“用手竿你們可以到湖江的布爾金河裏去釣,掛上螞蚱,不用漂,手竿在水上不停地拉動,憑手感,很好釣,只是河裏的魚沒有湖裏的大。”我倆上魚心切,便按老人的話來到布爾金河,我倆有時在河邊反復提竿,有時讓釣餌入水後,握竿順流而下。老人的話真靈,不到1小時,我們就釣了十幾條,只是魚不大,都
在200克左右,可挺漂亮,有點像鰱魚,頭不大,身上鱗小而密,腹部、側身雪白,兩側均勻地分布著黑點,魚的胸鰭有的布滿了花紋,有的是紅色,這就是當地人說的“花翅”“紅翅”。
中午我倆小憩在河邊樹蔭下,河兩岸峰戀郁翠,古木參天,爾布金河噴銀射珠,奔流不息,順河遙望,蒸雲吐霧,一派原始的自然風光。垂釣後在這裏午餐真是悠然自在、樂趣無窮。可我和小王總感到布爾金河的魚太小,找不到感覺,於是我倆又商量著回到了喀納斯湖。把5米的手竿都改換上了15米的釣線,魚墜加重,先將手竿固定好,讓竿梢高出湖面20厘米,仍不用漂,手提著上餌的魚鉤甩出去,很理想,離岸足有20米。我下竿還沒5分鐘,正想過去幫小王下竿,只見竿梢連動兩下,第三下竿尖剛碰到水面。我猛收竿,手竿很重,“上鉤了!”我喊著,魚竿成了弓形。魚拚命向深水處遊,因線長竿短,魚怎麽也靠不了岸,小王過來幫忙,他舉著竿往岸上走,我在岸邊慢慢拉線,魚勁大時我松線,魚勁小時我收線,小王來回走動,這樣折騰了20多分鐘,才把魚抄上岸,約有2000多克,胸鰭、尾鰭全是紅的。這天然湖裏的魚,力量特大,不馴服,活蹦亂跳,充滿了生機。
我又連忙上餌,想盡量把鉤甩得遠一點,就跨到離岸兩米露出水的一塊巨石上,因魚竿不好固定,我就兩手握竿坐在石頭上等待。剛坐定,小王那裏魚也上鉤了,喊著讓我幫忙,我急忙把魚竿放在石頭上跨上岸,只聽小王的漁線被咬得“絲絲”地響。突然,在離岸10多米的地方掀起一個浪花,魚尾打出水面,估量那魚得在5000克以上。緊接著,小王弓形的魚竿被拉平,他和湖中的魚成了拔河狀態。“快把魚竿挑起來!”我喊著也上去握住竿,四只手試挑了一次沒成功,正要挑第二次時,只聽“叭”地一聲,竿梢的第二節被拔斷,魚帶著兩節竿跑了。我倆抱著斷竿正發楞,只見我放在大石頭上的魚竿也被拉下水,我奔跑著跳上巨石,急忙伸手抓竿,可晚了,魚竿已離開石頭兩米多,而魚竿像離弦的箭飛向湖心,大約拉出60米停下了,遠遠望去那手竿像是一個大魚漂,晃動了幾下後沈沒了……
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裏發生的這一切讓人難以置信,魚竿斷了,魚跑了,在垂釣者是常有的事,而魚竿被拉走、沈沒,這在我30多年的釣魚史上是罕見的。我一直盯著那魚竿沈沒的地方,尋思那兒有多深,真像書上記載的有160米嗎?上鉤的魚有多大,是什麽魚,難道說我真的釣上了傳說中的“大紅魚”嗎?我們倆帶著激動、遺憾,解不開的謎,扯不完的話題,回到了木屋。
晚餐多了一道菜。朋友們品嘗著喀納斯湖裏的魚,肉嫩味鮮,贊不絕口,可當我們講起釣魚的情景時,又都聽得目瞪口呆,說後悔沒有跟著我們去釣魚……
晚飯後返程了,我坐在車上企盼,能有一天再來喀納斯湖垂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