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釣點的開發,即是釣點的發現開拓。有關選取釣點的經驗。在各類釣魚書籍、雜誌中已經有無數次的論敘。我在真正應用時,卻感到就無從入手,以至走過了許多彎路,死搬書本知識,束縛自己手足,形而上學地學習也不足取,應該把它作為自己釣魚時的參考。如何誘魚、留住魚,無論什麽法子都可以,只要能上魚,就是上策。

舉例:在一段河流中,有一個凹進去的水灣,有相連的一段狹窄的支流,支流僅僅寬5米左右,河對岸的河水中有一攤水草,如何選點才有效?在水灣處和有水草處我都打了窩,但是,釣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有魚。水灣、水草應該是首選的釣點,但是有時候因為各種不明原因,往往會造成選點失敗。我用空鉤測量水深時,卻意外發現:在狹窄的支流上,與水草同釣位的一小段水面直線距離內有一個點水較深。我就在這深水處做窩。過了約十分鐘,發現在窩點周圍布滿了一顆顆從水底泛出的魚星。我高興地確認:“這個釣點,開拓成功!”事實果然如此!我在此釣獲不少魚,甚至釣上一條2.5千克的鯉魚!奇怪的是,此釣點其他釣友卻從不在此做窩,因為,這種較次位置,書本上從未介紹過可以選做釣點。

二、“釣點”的利用。在我們熟悉的地方,能夠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好“釣點”,如某條河、某個水域有什麽好的“釣點”,心中會有一個大概的或熟悉的分布圖。那麽,在野釣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且可以節約時間、餌料、少走冤枉路。有了數個或更多的好“釣點”,就可以好好地利用,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都有合適的“釣點”可以利用,那麽,“魚難釣、無處釣魚”的局面,就能夠基本得以緩解,在“無處釣”的實際情況面前,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例如:我上述的那個好“釣點”,它可以在:“退潮時釣、秋季時釣、冬季時釣、中午時釣”,因為它水較深,容易聚魚,水溫相對恒定,有很好的利用價值。其它河中我同樣也有好的“秘密釣點”供我利用,在我心裏有一張“釣點分布圖”。

三、“釣點”的鞏固。獲得好的釣點並不難,鞏固好一個好“釣點”,使之較長久地為自己服務也不容易。俗話說:“有得必有失”。也就是說,為了鞏固一個好釣點,不吝嗇餌料,為鞏固好釣點,要做到(1)經常去此釣點,使釣點的魚越釣越多,好比自己飼養的小魚塘。(2).定期或不定期地去投放餌料養窩。經過實踐證明:我發現魚有一定的記憶能力。我們長期地不斷地拋一些餌料,魚吃了餌後,建立起較穩固的條件反射,習慣成自然,魚因經常在此能找到餌料,所以它們會常常到此覓食。使來釣點覓食的魚越來越多,尤其是野釣自然水域,人為地製做釣點更有必要。而只釣不餵的釣點,不久就會成為“死釣點”。如果釣點因各種原因而被破壞或失去效果(如:其他釣友來釣,有人在釣點投擲各種物品,有人來捕魚,等),應該重新建立新的釣點,以不間斷地拋餌,保持釣點的連續性,使自己釣有所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