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坑時間長,窩重,底臭,這是現在大多釣場的環境。垂釣這樣的坑,餌料的使用應該盡量偏向底層剝落型,加大餌料的味道是用餌的關鍵,(湖北釣法中的包食就是很好的範例)味道包括表味和底味,表味可以使用比較竄的混合香精,比如豬母乳,底味用餌料來實現,加入一定量的國產味道濃烈的鯉魚餌料,象千川,鯉虎等等。不要使用表層脫落的半水散餌。把餌放到淤泥裏,加大味道讓魚發現,這樣來得要快點。餌料狀態一般都是釣底,非常的軟粘,或者底層緩慢剝落。做到這一步,聽起來簡單,實際運用的時候,就另當別論了

糗魚,這是現在釣場裏面最讓人頭疼的類型。首先用餌上就很迷茫,一般都是被商品餌垂釣過的魚,對味道好的商品餌有一定的警覺,這時,對路的顆粒粉餌的味道是關鍵,餌料使用多是顆粒粉配合商品餌或者添加劑,底味主要是突出原塘顆粒的特點,但誰又知道原塘顆粒呢,而且在釣場五花八門的餌料充斥的水中,偏口是肯定的。再加上對投放的魚來源不明,老板再加點手段,所以餌料使用的時候,蒙的成分占絕大部分。

基礎餌;就是魚類喜歡食用的麩類和谷物類餌料,它占據的比例大體40%-60%,但基礎餌一般情況下,比重較大,在入水後,下降速度較快,無法釣行程或離底截殺。但基礎餌料是魚類生長每天都吃的東西。所以相對來說比較重要。

主攻餌;就是在基礎餌的條件下,增加一些動物蛋白或者植物蛋白類,刺激魚的食欲,商品餌料種類繁多,但遵循一個原則,天涼加動物蛋白餌料,反之則加入植物蛋白餌料。主要調整誘魚作用適口性

狀態餌:狀態餌即使在特定的條件下,不同的魚情,水情,水深,水淺,魚離底上浮等都需要看情況才做調整狀態之用。霧化,膨脹,入水下降速度,餌到底狀態,持鉤殘留物大小等因素都要考慮。(麩類,雪花類,五谷類)競技釣中經常被運用,休閑釣和傳統釣往往被忽略

添加劑;是在餌中起到速度誘魚的作用,氣味入水後的穿透力,進窩留魚就要看添加劑了,餌中的添加成份大小,是根據水質來勾兌的,一般情況下3%-7%,但使用時,盡量用水稀釋。正因為如此,很多釣魚人喜歡把它稱為小藥,雖然我也不反對這種跟風式的崇拜,但沒有萬能的或者通殺的餌料,否則就沒人開魚塘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