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調漂總結,與比較!!網絡熱文轉載
浮標調釣靈敏度的理論認識約分三大門派
轉貼::""臺釣"茶座試營業——(調釣的廣闊空間)
1、“臺釣”派:從當年東峻廖心陽先生始,直至我前些時收集到的臺灣“運哥”的系統調校文章。它的靈鈍認識概念是:浮標示目——調的越高越靈;釣的越底越靈......
2、程寧競技派:居於實戰點,另一層面浮標靈鈍理念為:調目低為靈,釣目低為靈......
3、深圳何蔚藍:浮標自身,剩余浮力,上下遲鈍說......
鑒於我等皆江湖凡漁,並無意於浮標調校理論之爭,輾轉反思再三,只得將三大調釣方法盡可能地都放在這裏,以方便大家閱覽比較,明了其各自思路依據精華後,備將來能融會貫通,歸納總結出大家自己的實用調釣方法......
A、試解譯寬闊的調標範圍:(翻譯臺灣運哥的文章)
我非常佩服在大陸釣鯽競賽中勝出的程寧先生,他花了很多時間,將自己反復實驗結果的釣魚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諸於世,來嘉惠釣友;特別是透過網絡的力量後,影響層面更深遠!這種無私的精神,正是欽佩之所在......
雖然,我的釣技與他相差十萬八千裏,但我還是把這一段時間來,探索浮標調校的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野人獻曝,是對是錯,也望前輩指正......
以下看法與程寧先生在示標“上細下粗”的條件下,所作出“調的目數越多越遲鈍,調的目數越少越靈敏”的說法是有出入的,因為我使用在臺灣目前流行的實心尾、標示桿一樣細長的流線型浮標來作釣,結果偏向傳統“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調的目數越少越遲鈍”的看法。
不過,對於程寧先生“全方位級差調釣法”(釣目低於調目為釣靈,高於調目為釣鈍。調幾釣幾為這一目的臨界點...一支十目的浮標,就有十個級別的臨界點和十個級別的靈與鈍。但不是所有的級別都好用或常用...)的論點,贊同。我想,這不只是針對刁嘴的鯽魚有用,對回鍋(釣完又反復放回)的福壽魚應該更好用才對。
以下靈與鈍的探討,以大範圍的“調目”為主,而“釣目”涉及剩余浮力對靈鈍的影響,與餌料大小也有關,所以琢磨不多。暫以一般“釣目越少越靈、越多越鈍”觀念套用之。純以掛餌調標的上調法來切入,不直接談“調幾釣幾”,借以擺脫“調”的靈鈍點。
“調4釣2”是池釣的入門心法,好似蹲馬步的功夫,練紮實了,你自然會舉一反三地練出許許多多的高深武藝來;......
“調4釣2”的精神不是叫你永遠不變的,它在領你入門罷了;好多人都誤解了,直罵落伍、不夠實用......
一般大家常用的調標法,由左到右,由靈到鈍,可分成幾個(大調點)來解說;大點與大點間的直線,是由無數個從靈到鈍、漸進的(小點)所連成。理論上說,從頭到尾的每一小點都可以成為調點。(這有點類同於程寧的所謂全方位級差調釣法…)
浮釣—雙餌幾目—雙餌平水—單餌平水—空鉤平水—無鉤平水—大沈底(跑鉛)
靈………………………………不靈不鈍………………………………鈍
下面就每一個大調點的特性予以簡單說明,其余各小調點,則可參考臨近的大點,稍微調整即可。
一、浮釣:
雙鉤掛餌後釣組的總重力,沒有浮標的上浮力大,因此掛餌後,仍可輕易地將雙鉤餌置於各理想水層。一般適用於釣半水的非底棲魚類,如日本白鯽、溪魚、魴草鰱鱅等。池釣底棲魚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標深等。…此法只要鉤不到底,理論上是最靈敏的,魚稍遊近,浮標即會有所反應。 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餌輕觸底、一餌懸底狀態,仍可釣底棲魚的。
但此法一來找底困難;二因縱使找到底後,也會因投鉤點誤差、水底不平等因素,無法確保餌料每一次都觸底,仍不利底棲魚就餌。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魚(趨溫或趨氧)離底時,浮釣正著。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