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歷經幹百年而不衰,深受各個階層不同年齡的人的喜歡,對迷戀程度可用“上癮”、“如癡”來形容.迷上釣魚是很難“戒”掉的。

釣魚時置身於清新美麗的大自然中,揚竿於碧波之上,這是美的享受.看到一尾尾鮮肥的魚兒被釣起,拿起沈甸甸的魚護,勞動後豐收的喜悅更會使人陶醉。

釣場又是賽場。懸殊的收獲會激起者強烈的競爭。你釣得多,我下次就要超過你;釣小魚不過癮,還要釣大的;不但要釣鯉魚、鯽魚。還要向鯰魚、草魚挑戰,有淡水釣,還要體驗海釣,如此追逐不舍使者不停地向新的目標進攻。

要想釣好魚必須知己知彼,掌握水情、魚情。但水波遮目使都帶有強烈的探究,魚竿、魚漂就像“探寶針”.它的每一個微小動態都會使“探寶者”產生豐富聯想和刺激。這種探究心理還能引起釣魚愛好者對多種知識的廣泛興趣,如生物、魚類養殖、氣象、地理等等。

垂釣不但會使人感到無窮的樂趣,產生復雜的心理體驗,而且可以培養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良好的心理家質對垂釣活動有很強的反作用.“穩坐釣魚臺”這句成語就點到了這層意思。如果細心觀察就可以看到一個經驗豐富、技術過人的垂釣高手往往也具有某些與眾不同的心理素質.

從心理與垂釣的關系看,釣魚要註意以下幾方面:

一、戒急

急於求成是不少釣魚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常犯的毛病。初學者往往把釣魚看得很簡單,對垂釣的物質成果過分重視.其表現是行前十分興奮,期待值很高,但忽略裝備和技術訓練。結果常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初學者對此要有思想準備不可急於求成,既重視物質收獲.又追求釣魚活動中的精神享受,善於總結,不斷摸索,只有這樣才能嘗到釣魚活動為你帶來的無窮樂趣。

急躁的毛病在垂釣老手中也很常見。垂釣時別人頻頗上魚,自己很長時間不見動靜,於是就怨天優人.興趣大減。或拂袖而去,或大打遊擊戰,不但自己收獲不大,還搞得“四鄰不安”。

急會忙中出亂,有勇無謀是釣魚一大忌。

二、戒“粗”

釣魚前的細心準備,垂釣時的細心觀察、細心處理是釣魚取勝的兩大前提。

下鉤前要仔細地了解和觀察水情、魚情,選擇地點看是否為魚的必經之路或聚集處,是否安全.垂釣時更需要細致耐心地隨時掌握魚漂、魚竿的反應,對每個環節都不能忽視.盡量減少人為的失誤。垂釣時竿、線、漂、輪、鉤、墜、餌、護等缺一不可,而且需多帶備件。所以行前要細心準備和檢查,一個部件沒帶上或出問題,其它部件就無法正常使用。

粗會顧此失彼,勞而無獲。

三、戒“滿”

盲目自信,固守已往成功的經驗.輕視他人經驗,不註意學習新技術,了解新信息,自認為已經掌握釣魚之絕技,這種自滿心理會導致技術上的固步自封,信息上的孤陋寡聞。

近幾年,釣魚活動在全國範圍迅猛發展,漁具、魚餌不斷更新,釣魚技術比以前有了很大發展,後起之秀不斷湧現。一些地區釣魚人數增加很多,但垂釣地點因多種因素卻不斷減少,魚類資源破壞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傳統的釣法和經驗已經不適應,需要不斷更新改進.釣魚活動與自然界聯系十分緊密,魚情、水情會因自然條件,人為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化,形成復雜的多種因果聯系.即使在同一水域垂釣,也會出現收獲上的很大差別.所以,因時因地調整戰術、改進裝備、多方獲取信息、虛心學習他人好的經驗是現代垂釣中不可缺少的條件。

“滿”會墨守成規,使釣技落後。

四、戒“散”

任何一個要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必須具備高度集中的能力,也就是說,具備高度的心理穩定狀態,這是垂釣心理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釣魚與其他眾多的休育運動的顯著的區別之一是運動對象為生物,魚在水裏,人在岸上,雙方發生聯系的時間僅限於魚吞餌的片刻.註意力分散就會錯過時機,功虧一簽.每個垂釣者都想釣到大魚,但大魚一般十分機警,上鉤率很低,機遇十分難得,如果這樣機遇因為分散而錯過,定會造成終身遺憾。

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持續時間過長會引起疲勞。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學會有效調節精力.如利用中午、後半夜的上魚淡季小歇。與手竿相比,海竿可使垂釣者有更多的余地調節精力.使用海竿對神經衰弱,自控能力較差的人更適合.但絕不是說使用海竿不需要精力集中,可以撤手不管.暫時放松精力是為了更有效和長久的集中精力。

“散”會心不在焉,貽誤戰機。

釣魚是一項靜動結合的運動.靜時要垂釣者精力集中.穩坐釣魚臺。動時要求反應靈敏.動作準確迅速。從心理學講既要有適宜的情緒穩定狀態,又要有適度的激活水平,精力集中和反應靈敏是相互統一的,在垂釣過程中缺一不可。

綜上所述,良好的垂釣心理索質是:沈著冷靜,耐心細致,虛心善學.有善於集中和調整精力的能力。有善於自我控製和抗幹擾能力。有正確判斷信息的能力。有迅速果斷的反應能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